手機和網絡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孩子也因此喜歡上了游戲;此時家長要以合理、適度的原則開展親子教育,相信問題會迎刃而解的。
應該讓孩子玩游戲嗎
玩游戲對孩子既有利也有害,具體取決于游戲類型、時間及控制程度。
游戲本身并不是壞事,可以充分調動孩子的頭腦運轉、與人交流協作、促進青少年的個性發展等。但如果孩子對游戲失去控制將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這時家長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對孩子玩游戲來進行管理。
玩游戲其實可以幫助孩子的大腦開發的,在游戲過程中,孩子需要調動自己的思維去找到贏得勝利的方法,促使孩子主動去思考。
團隊游戲需要與隊友協作才能夠贏得勝利,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既學習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又結交到了興趣相同的朋友。
由此可見,游戲是可以玩的,但不能夠沒有節制地玩,否則會造成孩子出現視力下降、認知單一、感官能力下降等問題。
如何幫助孩子擺脫游戲的束縛
1、提高孩子的自制能力。作為孩子的父母,想讓孩子不再沉迷游戲,首先我們要提高孩子的自制能力。孩子的自制能力得到了提高,那么他就有一定的能力抗拒游戲的誘惑。他會明白自己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情,不會因為沉迷游戲而忘記其他重要的事。
2、父母多陪伴孩子。孩子沉迷游戲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缺少父母的陪伴。我們作為孩子的父母,應該多花時間來陪伴孩子成長,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給予孩子愛與溫暖。
讓孩子不再需要從游戲中汲取到自己想要得到的心理需求,是我們做父母應該盡的責任與義務。當孩子把時間分給了父母,分給了家庭成員,那么他對游戲的重視程度,也能夠有所減輕。
3、樹立正確的榜樣。作為學習和行為的榜樣,家長應自己注重正面的娛樂和學習,充實自己的生活,并鼓勵孩子將關注點放在豐富多樣的活動上,培養對讀書、運動、藝術等其他領域的興趣。
為了確保游戲對孩子的積極影響,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適合孩子年齡和認知水平的游戲,避免不良的游戲內容。
2.控制孩子玩游戲的時間,確保其不影響學習、休息和運動。
3.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一起進行線下活動,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4.定期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