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的孩子已經進入了人生中的第二個叛逆期,不聽話是正常現象,家長要合理引導,不能一味的打罵孩子,要知道這樣粗暴的處理方式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解決問題的難度。
9歲有叛逆期嗎
有。
9歲的孩子已經進入人生的第二次叛逆期。
7—9歲,是孩子從幼兒過渡到少年的階段。如果說幼兒階段的叛逆期是“行為叛逆”,那么這個時期的叛逆表現為“心理叛逆”。
強烈的逆反心理是這個階段孩子的常見現象,他們故意拖延賴床、不收拾房間、不愛學習、和父母對著干等。
孩子這種逆反的心理,是因為孩子有了更多的人生經驗、有了更為豐富的知識,有了更加獨立的思想,他們急于證明自己已經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是一個小大人。
為此,他們不斷的挑戰父母的權威和底線,反抗大人給予的束縛感和規則約束。
9歲孩子叛逆家長如何管教最合適呢
1、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孩子會有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這時候要斬釘截鐵的拒絕,而不是因為孩子的眼淚而妥協。我們要知道,現在的家庭結構一般是六個人圍著一個孩子轉,這個時候,是很容易出現溺愛的情況的。
所以,如果孩子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爸媽并沒做出拒絕的行動,或者是語言上的拒絕,孩子慢慢的就會學會利用父母害怕他哭鬧的弱點,來反復的用這種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
2、孩子與父母是平等的。父母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家庭溝通氛圍,給孩子足夠的機會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完全否定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求同存異。與孩子溝通時,要注意與孩子說話的語氣,不要用訓話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要學會用對話的方式與孩子溝通。
3、正確引導,不要和孩子對著干。孩子逆反的時候,不要一味地去指責他們,責怪和憤怒沒有任何作用,反而會影響反作用。
家長要做的是引導,即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思考,不要反對他們提出的一些事情,有時候,雖然他們提出來的事情有些不明智,但是,那是他們自己想要的,那是他們思考之后的結果,大人應該學會尊重和理解。
4、孩子與父母是平等的。其實我們父母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家庭溝通氛圍,給孩子足夠的機會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完全否定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求同存異。與孩子溝通時,要注意與孩子說話的語氣,不要用訓話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要學會用對話的方式與孩子溝通。
5、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有些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期望過高,總想著孩子能夠按自己的意愿來成長,越是這樣孩子越叛逆,越對著家長干。
那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心平氣和的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保持耐心,多聆聽孩子的心聲,跟孩子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系,不要總拿著我是你父母,你應該都聽我的,我都是為你好這種態度來和孩子相處。
7—9叛逆期的孩子有哪些特點
1.孩子不喜歡聽父母嘮叨。7-9歲的孩子已經懂了很多道理,但大多數父母卻認為他們是小孩子,總天天給他們講大道理。所以孩子就非常討厭父母這一行為,這時父母的嘮叨就特別容易激怒他們,使得他們對我們父母大發雷霆。
2.脾氣大,愛抱怨。孩子動不動就亂發脾氣,不開心的事情變多了。自己在學校受氣,或者作業沒有寫完,回家沒有飯菜吃……都能惹怒小神獸。還時不時會給你來點抱怨:"哎呀,這作業怎么這樣多呀!"也是頭大。
3.喜歡唱反調,對著干。7-9歲的孩子總覺得跟父母對著干是一件開心的事情,經常只想自己,不會太在乎父母的感受。通常是不會聽家長的話,喜歡我行我素。
4.出現挑食、做作業拖拉、看電視、玩游戲、玩手機毫無節制的等表現。孩子上學后,學到了很多知識,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強烈的獨立的思維,父母說什么都不愿意聽但又不得不聽,急于想掙脫家長的掌控,于是總采用挑食,做作業拖拉,看電視玩游戲,手機來故意和父母唱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