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大學之后,有了自己的主意,此時面對孩子不聽話的行為,父母不要用過于強硬的態度,學會理解與尊重孩子,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
大學孩子不聽話怎么和她溝通
1、選擇恰當的時機。家長與孩子進行溝通前要注意孩子的情緒,盡量不要在孩子情緒不穩定的時候跟孩子溝通。如果孩子的情緒非常低落,家長要先對孩子給予安慰,如果孩子覺得需要冷靜一下,那么,家長最好暫時離開,等孩子情緒平穩以后,再與其溝通。
2、切忌嘮嘮叨叨。當父母批評孩子的時候,應該記住:孩子犯了一次錯誤,只能批評一次。如果需要再次批評的時候,要注意換個角度,用不同的話語去提醒孩子,這樣才不會讓孩子覺得因為同樣的錯誤被父母窮追不舍,也不會因此對父母的說教感到厭煩。
如果對于一個錯誤父母重復做出同樣的批評,會使孩子原本感到有些內疚不安的心情轉變為不耐煩,物極必反,會讓孩子出現我偏要這樣做的逆反心理。
3、平等地進行溝通。家長與孩子進行溝通時要把孩子當成一個與自己平等的成年人,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孩子。家長最好先對孩子的某些表現給予肯定,這樣做有助于提高孩子進行溝通的興趣,也能為接下來接受家長提出的批評和建議做好心理準備。
當家長把孩子身上的問題說出來時,要注意自己的語氣和措辭,要盡量做到平和委婉,不能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而且要說得有理有據,讓孩子難以駁斥。當家長給孩子提出建議時,要盡量考慮孩子的感受,這樣提出來的建議才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4、學會認同、理解、尊重孩子。父母要避免用自己的想法替代孩子的想法,回應孩子的真實感受。很多孩子不愿意聽我們說是因為我們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這樣會讓孩子對你的話很反感。
大學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1、父母不當的言傳身教。父母的錯誤示范,是造成孩子負面行為的原因。
2、規范不合理導致孩子不聽話。家長制定的規范有問題,孩子便難以做到。比如家長不允許孩子看動畫片,但是有沒有為孩子安排其她的她喜歡的活動來代替,孩子自然不高興,更不會聽話。
3、孩子負面情緒的累積時不聽話。有時并不是孩子的負面行為本身有問題,而是她累積了一些平日未疏解的情緒。
4、太啰嗦。父母在孩子面前喋喋不休,把自己真正要講的意思和抱怨、絮叨、責備都夾雜在一起,或是把要對孩子說的幾件事和幾個要求都混在一起跟她說個沒完時,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
5、大喊大叫,孩子聽不“進”。許多父母反映,為了讓孩子對父母的話引起重視,她們不得不對著孩子大喊大叫地發布命令。此種做法不明智,雖然此時孩子的注意力都在父母身上,但她關注的只是父母臉上的憤怒表情,而不是父母所說的話。
6、不重視孩子,所以不“聽”話。一些父母說,孩子總是說個不停,有些話題,父母根本沒興趣。于是,在孩子說話時父母總顯得心不在焉,或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喜愛看的電視節目,或看手中的書。
當孩子說話時,父母也要用對孩子的期望來要求自己,看著孩子的眼睛,認真傾聽她說的每個字,用簡潔的話語回復孩子,同時也可以提一些與此相關的問題,表明你是在認真地聽她的話,并已參與其中了。
與孩子溝通的技巧
1、用積極的語言:我們應該避免使用否定、命令、批評、威脅等負面的語言,而是使用肯定、鼓勵、贊美、提問等積極的語言。
2、用有效的傾聽:我們應該用全神貫注、同理心、反饋等方式來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讓孩子感覺到我們在乎她們,理解她們,尊重她們。
3、用合適的身體語言:我們應該用微笑、點頭、擁抱等方式來表達我們對孩子的愛和支持,讓孩子感覺到我們的溫暖和安全。
4、用靈活的策略: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性格、情緒等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溝通策略,讓溝通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