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對于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都比較頭疼,即便家長一遍遍說的口干舌燥了,孩子還是不聽話,總是左耳進右耳出,認錯態度永遠比實際行動要好,很多家長也很無奈。那么,孩子不聽話家長怎么與孩子溝通?
孩子不聽話家長怎么與孩子溝通
1、整理情緒尊重孩子感受
首先,作為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降低說話的音量,減少激動,盡量不要跟孩子發生爭吵。如果不可避免發生了爭吵,家長一定要試圖停止爭吵。如果雙方都比較激動,暫停溝通,另外再找時間在與孩子繼續溝通。家長要學著平視孩子,用對話,而不是訓話的態度與孩子溝通,才能讓孩子放松警惕,接受家長的行為。
2、巧用肢體語言安撫孩子
如果口頭溝通已經無效,可以嘗試下肢體語言,因為很多時候,不好的話還不如不說。蹲下來與孩子平視,雙手扶著孩子肩膀,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此時孩子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不妨等孩子片刻;同時應盡量與孩子面對面,眼神交流同時在進行語言溝通,才能愉快教育。
3、對孩子說話指令清晰
很多時候家長對孩子不好的習慣采用情緒性批評,很少就事論事。比如,詢問孩子看了多久電視了?都說了不要看電視還看,孩子覺得莫名其妙,“明明是媽媽幫我開的電視啊?所以,與孩子溝通,最簡便的方式就是清楚地說出自己的指令,比如“十分鐘之后要關電視上床睡覺了。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表達方式就會收獲不同的效果。家長不妨簡化下語言告知孩子下一步的事情。
4、傾聽比表達更重要
孩子在傾訴時一次、兩次地被打斷,會慢慢地失去“告訴你”的興趣,造成傾訴障礙。真正的傾聽不僅僅是認真聽明白孩子所講的意思,還要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和需要。
5、多鼓勵、少指責
孩子雖小,但也有自己的自尊心,打罵孩子不僅傷害孩子的心靈,還會與孩子越走越遠。對待孩子,應多鼓勵、少指責,選擇讓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平時要善于觀察孩子的閃光點,多表揚鼓勵孩子,使孩子更加自信,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才能教育孩子事半功倍。
孩子不聽話家長怎么與孩子溝通,面對不聽話的孩子,家長可以嘗試放低姿態。認同孩子的感受,與孩子建立連接,巧用肢體接觸,擁抱的力量會讓一個情緒失控的孩子冷靜下來,孩子就愿意打開他的心扉,與家長說話了。面對問題要有耐心,拒絕暴力行為,多溝通、多交流,才能和孩子間架起溝通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