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小孩離家出走,其根本原因是父母不理解孩子;家長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一定要多關心、陪伴孩子,多與孩子交流,讓孩子知道家是最安全的地方,父母是能夠幫助他克服困難的,那么孩子一定不會做出離家出走的行為。
13歲小孩離家出走怎么辦
13歲孩子離家出走,基本上都是為了吃的或玩具,用離家出走來要挾父母。這種情況,父母不必過度緊張,更不能做出妥協,如果妥協,就會讓孩子認為這種做法上有效地達到自己的目的。以后他還會以離家出走來要挾父母,形成了慣性的索取。
如果強行制止或打罵,雖然會讓孩子明白離家出走這種行為是無效的,但也會讓孩子認為父母并不愛他,不理解他,只想控制他。會加深親子之間的隔閡。
因此最好的做法便是保持淡定,與其制止,不如讓孩子親自體驗一次離家出走的感覺,體會到獨立時的孤獨和無助,如此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家庭的呵護和溫暖。
父母若不放心可以悄悄尾隨保護,掌握孩子的行蹤,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適時出面,事后不要責備孩子,與孩子好好溝通。這樣他們才能“知難而退”。
說最好的教育是“無為而治”,放任孩子離家出走,看似無為,實則有為,讓孩子意識到離家出走不能解決問題。
13歲小孩離家出走的原因
1、以離家出走要挾父母。如今很多孩子,從出生起就被保護得很好,全家以他的需求滿足為先導,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久而久之,一旦他的欲望家人無法滿足,孩子就習慣性地哭鬧或者以離家出走相要挾。有時候,孩子鬧著離家出走,或許是父母的溺愛和驕縱所致。
2、表達不滿,渴望關心和愛。有時候,孩子離家出走,是因為內心積蓄了很多煩惱,無處可訴、無人理解。孩子,只是需要父母的關心和愛。
3、叛逆期影響。正在發育期的孩子,隨著生理和心理的發育,內心逐漸在發展變化,隱隱潛浮著強烈的獨立和自我意識,膨脹的心里在蠢蠢欲動,一旦被家長激怒就離家出走。
4、學習壓力大。現在的孩子學習任務都比較重,平時作業多,周末還有各種補習班,興趣班……有些孩子不堪忍受,只能選擇離家出走。
5、受社會環境的影響。現在的孩子普遍都早熟,也是社會風氣的影響,小學生都很成熟了,還別說中學生。網絡太發達了,感覺他們啥都懂,所以外界對他們的誘惑很大,總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吸引他的想象力,想要嘗試一下。
13歲小孩離家出走回家后家長該如何應對呢
孩子回家后父母不要數落孩子,家長要熱情親切的給他溫暖。讓孩子洗個澡,吃飽飯,睡個覺,不要先批評孩子。問孩子出去幾天怎么度過的?孩子不愿意說就不要再問了。
“有本事就別回來了”這樣的話千萬不要說,否則有可能造成孩子的二度出走。青春期的孩子在處理事情都不成熟。他的出走或許只是為了吸引家長的注意,家長的一味指責和批評,更會把他推向叛逆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