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軟硬不吃油鹽不進的孩子,家長管教時一定要多些耐心,采取正確合理地方式進行管教,凡事多商量,不要去強求孩子,才能逐漸改變孩子。
小孩軟硬不吃油鹽不進怎么辦
1.注意場合。發現孩子做錯事之后,不要在公共場合大聲批評孩子,如果父母總是在人多的地方批評孩子,會讓孩子覺得很羞恥,自尊心受到傷害,批評最好是在家里或者是只有家長和孩子在的地方進行。
2.家長自我情緒調節。孩子犯錯,家長第一時間生氣是正常的,而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暫時回避,因為在很多時候人的憤怒伴隨的都是不冷靜,其實有的時候惹家長生氣的并非孩子犯錯本身,而是自己想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遷怒于孩子。
孩子的心思細膩而脆弱,當沒有弄清楚事情真相之前,先告訴自己深呼吸,平靜一下心態,不然狂風暴雨般的批評,很快就會變成以大欺小的發泄。
3.告訴孩子錯在哪里。在批評之前首先了解錯誤的原因,問清楚孩子事情的經過,給孩子一個陳述的機會,不要還沒問清楚緣由就一統指責,家長先對孩子犯錯有全面的認識,然后才能對癥下藥,告訴孩子錯在哪。這樣對孩子的批評也能更有針對性,能讓孩子更加心悅臣服的接受家長的批評
4.調整批評態度。要尊重孩子,批評是為了幫助孩子改正錯誤,所以家長要抱著幫助的姿態去和孩子就事論事進行溝通,批評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也不要忘了肯定孩子。家長不要一下子就給孩子定性,就事論事不貼標簽,更不能對孩子的人格做出攻擊或者是侮辱。
為什么小孩軟硬不吃油鹽不進
1、缺乏自信。有自信的孩子通常會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并且善于傾聽他人的意見,當面對一些難以抉擇的難題時,他們不會選擇強硬對待,而是靈活的選擇一種兩全其美的方法去應對解決。
相反那些總是執著于自己想法的孩子,他們接受不了他人的意見和想法,更不能冷靜下來認真傾聽別人的看法,而是刻意規避這些問題,這其實就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
2、孩子的自我意識越發顯現。當孩子的自我意識越發的凸顯出來的時候,對于想法的表達會更加的渴望。孩子希望自己的想法可以被尊重。當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度不高時,孩子的這種訴求就會越發的明顯。未來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孩子常常會反對父母的教導。
3、親子間溝通有障礙。當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聽話時,除了孩子本身的原因外,還與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有很大聯系,日常生活中家長們總是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你越讓孩子這樣做孩子就偏不這樣做,當面對孩子的這種表現時,家長就會嚴厲呵斥甚至動用武力強迫孩子服從,殊不知這樣做一切都是徒勞。
如何重新修復親子關系,讓孩子愿意對話
父母越揪出孩子問題,想努力改變孩子,卻越不奏效。其中原因就在于言談中,孩子已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失望。而當父母忍不住說出“固執”“頑劣”等評語,甚至有時候不需要語言,僅是瞅著孩子時的眼神,孩子就想逃離。父母切記:用信任釋放善意,孩子才愿意與我們對話。
事后探討不愉快事件,并非為了追究為什么,而是引導怎么辦,幫助孩子認識行為的影響,以善意的提醒,鼓勵孩子想出自我管理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