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之后,會突然表現的蠻橫,不服從管教,經常發脾氣,甚至經常對爸爸媽媽要求做的事情表示反抗等;這些都是孩子進入叛逆期的表現。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下孩子什么時候是叛逆期。
孩子什么時候是叛逆期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幾個叛逆期的過程,最初的叛逆期是在幼兒階段,孩子的意識沒有完全的獨立,但是對父母的想法還有一定的排斥,因此在此期間應該給孩子樹立正確的生活態度。
第二階段通常是在孩子上學以后7-8歲的時間,這個時間段孩子比較容易叛逆。
第三個階段是孩子13歲到18歲的時間里,會經歷一個青春期的過程。
在不同的叛逆階段,家長要給予正面的引導,不要全面的打擊,要與孩子不斷的溝通,引導孩子健康的成長。
面對孩子的叛逆期,家長怎么做才能消除孩子的叛逆心理
1、冷靜的處理。叛逆期的孩子往往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當他對大人的管教不服氣時,他可能會情緒比較激動,因此會沖大人發脾氣,甚至是過激的言語和行動。
這時家長千萬不要跟著孩子一起急,要想辦法控制住孩子的情緒,可以先把事情暫時放一放,孩子的氣往往來得快去的也易,等到孩子心平氣和之后再來和他說道理。
2、尊重理解孩子。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這個人生的特殊年齡階段,家庭關系也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改變以往那種由家長決定一切、孩子只是服從的局面;家長需要多從孩子角度考慮問題,努力與青春期的孩子建立一種平等、相互尊重的關系,而這種關系的建立需要以相互理解為基礎,以溝通為保障。
3、把握好批評孩子的分寸。批評孩子也是一項很考驗父母的事情,批評太過度,孩子會覺得壓抑,可能下次逆反情緒更嚴重;批評的太輕,孩子就會以為沒太大事,還會一如既往的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所以批評要拿捏好分寸,不僅要孩子意識到嚴重性,還要孩子對這件事情有反省。
4、父母應該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為為榜樣。實際上,孩子身上出現的許多問題的根源在于父母本身的內在因素。因此,父母應當以自己的行為為榜樣,為他人樹立良好的行為準則。孩子的行為和思想總是在父母的指導下進行的,父母的言行舉止往往會給孩子以潛移默化的教育。
孩子出現叛逆行為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一是父母過于暴躁,經常吼孩子。這類父母不會考慮孩子的感受,對于孩子所犯的錯誤,無論大小,只會吼孩子。長期如此,孩子就會出現逆反心理。
二是父母過于冷漠,對孩子不重視。這類父母對孩子比較冷漠,孩子無法得到認可,不被重視,從而產生叛逆心理。
三是父母過于溺愛,對孩子太過嬌慣。這類父母的嬌生慣養,導致孩子自認為任何人都是欠自己的,稍有不滿就會產生叛逆心理。
四是社會信息傳播,導致孩子被誤導。目前孩子接觸信息的途徑比較廣,但是辨別信息的能力較弱,因此一旦受到外界因素影響,也有可能變得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