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時候會出現一些讓父母頭疼無奈的行為,比如會搶別人的東西玩,雖然孩子年齡比較小,做這些并沒有惡意,但他們的行為確實會給他人帶來傷害,所以家長一定要及時處理。
小孩搶別人東西應該怎么教育
1、立即制止并迅速帶離現場。家長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正在搶別人的東西的時候,一定要出面制止,用溫和的態度告訴孩子這個東西不是你的,是別人的,搶別人的東西不是乖寶寶做的,你如果想要爸爸媽媽可以給你買。然后說完之后趕緊將寶寶帶離那個地方,用別的事情引起孩子的注意力。
2、不要當著別人的面打罵孩子。當家長將孩子帶離了現場以后,家長可以用嚴肅的態度告訴孩子,他的那種做法是不正確的,讓孩子下次不可以這樣做了,這樣的教育可以讓孩子擁有是非感。
但是這樣做有一點要注意,當家長看見孩子去搶別人的玩具時,不要當著所有人的面去訓斥孩子。孩子在兩歲的時候,已經開始很在意家長對他的態度了,如果家長總是在人前去訓斥孩子的話,孩子會覺得父母已經不愛他了,這樣孩子的心靈會受到傷害。
3、教孩子換位思考。父母要教會孩子換位思考,可以將孩子搶別人玩具的情景重現,讓孩子體驗玩具被搶的心情。比如孩子在家里玩積木正盡興時,父母搶走孩子手中的積木,然后問孩子“我搶走你的玩具,你心里難過嗎?”
此時孩子一定會回答“難過”,父母接著引導孩子,別人的玩具被孩子搶走,心里也是很難過的。孩子體驗到這種感受后,就會在下一次想要搶別人東西時,想到別人會難過,從而控制自己的行為,同時也會從中學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4、引導孩子認識錯誤,并向對方道歉。家長對孩子沖動的行為應制止,并指出這樣不經過他人允許就搶的行為是錯誤的,讓他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別人這樣對待他,他會生氣嗎?并鼓勵孩子敢于承認錯誤,向對方道歉。
孩子為啥總愛搶別人東西
有些小朋友沒有物權意識,他們只會注意怎么樣能夠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用搶是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如果搶不到的話,孩子就會動手打人。
這種行為其實是寶寶自我意識萌芽的標志,自我意識特別強烈的情況下,又沒有社交經驗,就會出現欺負人的情況,家長們發現孩子們的這種行為,也別太著急,應該先恭喜你,寶寶的自我意識在發展了!
也可能是新鮮感和占有欲在作怪,寶寶們看見別人手里的東西總覺得別人的更新鮮更好玩,就不自覺地想要將其占有。再加上有些父母們的寵愛,孩子們很容易就恃寵而驕,毫無顧忌地拿別人東西,而且根本不覺得是搶,只是占有欲做怪。
另外,還可能是家庭里的成員太寵溺。有些爸爸媽媽們完全看不得自家寶貝可憐巴巴的模樣,往往孩子一哭就給買了喜歡的玩具。這樣寶寶出去就很容易對對方做出不禮貌行為,完全只顧著自己,不顧別人的搶別人東西。
避免孩子出現這種行為的方法
也不乏有這樣的孩子,脾氣偏暴躁,當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時候,得不到就會動手去搶,道理也懂,但在得不到的時候,就會把道理丟到了一邊。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教會孩子交換的方法,準別一些一起玩的小朋友中不常見的玩具給孩子,當孩子喜歡上別人的玩具的時候,引導孩子用自己的玩具和別人去換,一般孩子都會被自己沒見過的玩具吸引,這是由于其好奇心導致的,這樣就可能讓孩子用交換得到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