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擺爛,沒有上進心和斗志,那家長一定要給予重視,但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給孩子過高的壓力,這樣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只有正確激勵孩子,才能讓孩子充滿斗志。
孩子沒有斗志和上進心怎么辦
1、適當對孩子進行表揚。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適當對孩子進行表揚,也有利于激發孩子的進取心。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和好勝心,當孩子取得了一定的進步時,內心都會希望得到父母或者其他人的表揚。所以當孩子有所進步時,父母也要抓住機會表揚孩子。
當孩子獲得了父母的肯定和表揚時,既能滿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也有利于激發孩子的進取心,激發孩子前進的動力。滴水可以穿石,父母日積月累對孩子的表揚,也是促進孩子獲得很大進步的關鍵所在。
2、讓孩子學會自我激勵。除了父母和周圍人的激勵外,孩子學會自我激勵,對培養自身的進取心也有著很大的幫助。除了他人的肯定外,孩子內心強大的力量,也有利于自身自信心的培養。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即使沒有周圍人的鼓勵,只要內心有堅定的信念,同樣可以堅持下來。
作為父母,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除了要給孩子加油打氣,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以外,也要讓孩子學會給自己打氣。比如經常對自己說“我可以”、“我一定會成功”之類的話語,也有利于培養孩子成功的信念,從而保持進取心。
3、鼓勵引導孩子向上。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總是對孩子說一些負面情緒的話,那么孩子的學習動力定然不會有所提升。父母應該看到孩子好的一方面,并且不斷的鼓勵孩子。
讓孩子清楚地意識到只要通過努力,就可以讓自己的學習效率不斷提升,并且也可以拿到一個不錯的分數。當然我們在鼓勵孩子的時候,需要實質性的鼓勵,不能敷衍。
4、我們需要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孩子往往會模仿自己的父母或者周圍的成年人,因此我們需要做出積極的榜樣,讓孩子看到我們的努力和奮斗精神。同時,我們也要注意不要過于苛求孩子,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和關心。
孩子沒有斗志和上進心的原因
1、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基石,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家庭環境不和諧,家長經常吵架或者家庭成員之間存在矛盾,孩子就會感到不安和壓力,從而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此外,家長的教育方式也會對孩子的上進心產生影響。如果家長過于溺愛孩子,不要求孩子做出努力,那么孩子就會變得懶惰,不上進。
2、學習壓力。現在的學生學習壓力很大,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能夠取得好成績,但是有些孩子并沒有達到這個要求,他們會感到挫敗和失落,從而放棄努力。此外,有些孩子會因為遇到困難而放棄,他們認為自己并不聰明,無法解決問題,因此就不想再努力了。
家長如何去激勵孩子
家長要給與孩子合適的壓力。讓孩子學會努力,適度的壓力是應當的,只有父母采用作為家長的強權,才能強迫孩子行動起來。
當然,家長給與的壓力一定不能太高,要在孩子能夠承受的范圍之內。如果孩子長時間處在父母的打擊批評之下,孩子自己也會無法喘息,最終喪失動力,同時失去對父母的信賴。
家長要幫助孩子制定目標,并監督孩子完成。目標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實際,如果目標定得太高太遠,孩子無法完成,就會喪失信心,卻終前功盡棄。
當孩子制定好目標后,我們還要能監督好孩子按照計劃執行。孩子貪玩是天性,因而我們作為家長更需要給與孩子指導和監督。孩子信賴我們,因而家長的管教才是必要的。對于那些聽不到大道理的小孩子而言,強權教育有時候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