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父母應該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也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堅實的后盾。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部分孩子非常討厭自己的父母,甚至已經到達恨父母,厭惡父母的地步。
孩子為什么會恨父母
1、父母的強權控制。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我國一部分父母依舊沿用著大家長的思維方式,對于子女的教育十分嚴厲。他們通常會以愛之名“綁架”自己的孩子,他們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無條件聽從自己的指示,按照自己的想法活著。
但是,孩子們卻無法接受這種教育方式,一部分孩子可能會選擇逆來順受。還有一部分孩子會選擇和家長斗爭到底,無論是前者和后者實際上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和良好發展。而后者更會引起孩子對于父母的無線怨恨。
2、過于對比。一般家里有多個孩子的,父母總是會習慣性比較哪個孩子更優秀,更聽話,對待孩子們也表現得不是很公平。
但其實,不管孩子是否優秀,有沒有成就,都是父母的骨肉,所謂“手心手背都是肉”,哪里有不疼的道理呢?如果父母對待孩子偏心,那真是糊涂至極。童年時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孩子長大了自然會怨恨父母。
3、吝嗇,不給孩子物質滿足。由于家庭經濟原因,很多家長在孩子童年時期會對孩子過于苛待,對于孩子正常的物質需求也經常拒絕。
也許家長是本著節省的初衷,但是會對孩子心理造成不可逆的影響,會讓孩子形成自卑的性格。孩子長大后對物質的需求也更渴望,還會對父母當年對自己的苛待產生怨恨的心理。
4、對孩子表現出過不期待的態度。父母對孩子的將領沒有做好準備,感覺孩子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和自由,影響了自己的生活質量和事業發展,在跟孩子相處中帶著濃烈的個人情緒,態度時冷時熱,甚至直接跟孩子表達過不期待他的到來的態度……
孩子恨父母怎么辦
1、查找原因。看看問題出在哪里,是因為自己的行為不當讓孩子怨恨,還是因為孩子遇到什么事了,把原因思考清楚后才能去找解決的辦法。同時,作為父母也要反省自己。為什么孩子會這樣,相信跟家長還是脫不了干系,所以要認真反省自己,找到問題的根結。
2、不要經常指責孩子。所謂人無完人,沒有人說不會犯錯,尤其是年紀尚小的孩子,正在就處于快速學習的一個階段。可能難免有做不好的時候,可能考試也不是每次都考那么好,這是我們父母的不要一味的去指責孩子的缺點,那你的指責可能會撲滅孩子積極的學習。
3、將情緒散發出來。孩子怨恨父母,說明他心中存在著很多對父母的不滿,積壓了很多情緒沒有宣泄出來。孩子這個時候可能會表現出一種很幼稚的狀態,在親密的人面前又打又摔,惡語相向,可以等孩子把情緒發泄出來后,心情平靜了再跟孩子交流,這個時候的孩子更能聽進去。
家長在平時如何跟孩子相處
父母習慣了從小就幫孩子做決定,大到孩子交什么朋友,小到今天穿什么衣服。孩子在進入初中之后,慢慢地擁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們迫切的想證明自己,想得到父母的尊重和認可,這恰恰是孩子走向獨立成熟的開始。
父母不應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的身上,應該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想法,并給予相應的意見和對策,慢慢引導孩子,這樣才能消除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距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