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孩子需要面臨著緊張的學業壓力,以及人際關系和其他因素的影響,所以會漸漸產生出一定的逆反心理,如果家長不能及時制止,那孩子會變得越來越逆反,甚至會讓親子關系變得更加惡劣。
初三孩子如何管教
1、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建立起良好的家庭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是教育初三孩子的基礎。家長要主動與孩子交流,嘗試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將自己的想法與孩子分享,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溝通,不僅可以加深親子關系,還可以幫助孩子學習思考和表達能力。
2、多點耐心。這個時候正是孩子的叛逆期,我們作為家長要對孩子有更多的耐心,還要給孩子更多的關心和關愛,多多跟孩子溝通,多多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和感受,跟他們成為好朋友,那樣才能幫孩子順利的度過這一階段。
3、關注家庭和諧。我們應該知道親子教育,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重要表現,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深遠。生活在沖突不斷的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產生叛逆行為。
因此,為孩子創造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也是一個重要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感受到他們是家庭的一部分,是被家庭需要和珍視的一員,這將有助于他們順利度過叛逆期。
4、幫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孩子到初三正是青春期叛逆的時候,這個時候要是不采取適當的教育方法有可能適得其反,越來越不聽話,大多數這個年齡的孩子一定要讓他自己深有體會,比如覺得不愛學習,要逃課,談戀愛,這些一定要讓其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孩子才能明白。
5、與孩子換位思考。首先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思想是很正常的,家長也經歷過那段時間,所以在孩子出現叛逆想法的時候,家長要換位思考,去了解青少年心理,想想孩子為什么會有這種想法?產生共鳴后,便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了。
6、愛要有理智和分寸。家長要學會愛子女,但必須明白:愛的缺乏和過度的愛,都會對子女的教育產生不利的影響和后果,所以家長對子女的愛要有理智和分寸,只有這樣愛,才能轉化為對子女偉大的教育力量,才能發揮愛特有的教育功效。
家長該如何教育青春期的孩子
初三學生,正值青春期,受荷爾蒙分泌的影響,情緒本身就穩定,再加上心理發展開始社會化了,青春期的孩子常常會出現逆反的情況。
現在爸媽碰他的頭不行,進他的房間不行,碰他的東西也不行,孩子開始為自己的權力較勁。孩子常常有攻擊性,有敵意,帶有批判性,看什么都不慣,都覺得不好,不完美。
青春期比較叛逆,父母能看到孩子的問題,可能也會更多,所以批評也會也會非常的多。父母在批評的同時也要多鼓勵孩子,要看到孩子進步的地方,這樣孩子自信增強了之后,對自己負面情緒的管理的能力也會有大大地提高。
父母需要明白,向一個情緒激動的孩子喋喋不休是一點作用也沒有的,父母需要認同孩子的感受,然后就閉上嘴巴,張開耳朵,真心實意地去傾聽孩子說的東西。
如何跟初三孩子溝通
好的溝通模式切忌不要單方面輸出,對孩子一番說教,不顧孩子的狀態、情緒,任何人只有在情緒平穩的時候才能聽進道理,且孩子自帶“叛逆期”的buff,對于說教自然“避之不及”。
很多家長質疑:“現在的孩子還說不得了?”說得,但也要分情況說,如果我們想通過溝通走進孩子內心,就要不要“口若懸河”。放下架子,俯身傾聽孩子的心聲,允許他們自由表達,嘗試“求同存異”,即便不同于自己的想法,只要沒有大問題就不必打斷、反駁。
好的溝通模式,理應少說多聽,多反饋。傾聽他的在學習上的困擾,交友上的煩惱,探尋他的內心深處的迷茫,給出適當地建議,讓溝通成為“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