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進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要學會包容孩子的缺點,學會欣賞孩子,鼓勵孩子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要知道只有尊重理解,親子之間才能建立良好的溝通。
小孩叛逆期應該如何去溝通
1、保持足夠的親密和關注。在孩子生命中這一轉折點,父母的陪伴和關注變得尤為重要。家長需要維護親密和友好關系,使孩子隨時能夠得到必要的支持和鼓勵。
2、學會傾聽。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當中,家長應學會傾聽,讓孩子把不良的想法、不良的情緒以及受到的委屈表達出來。在孩子表達的時候給予一定的理解,再給予一定的引導和幫助。
不要著急作出指示或自己認為對孩子有益的幫助,耐心地傾聽,讓孩子自由表達出他的情緒,讓他感覺到你非常理解和贊同他。
3、避免長篇大論的說教。批評孩子就事論事,不算舊賬,不對孩子發出過多的指令。溝通的問題要具體化,通過鼓勵的方式漸進式地與孩子溝通,這樣就比較容易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動的方向。
4、學會以身作則。家長要以自己的行為成為孩子的榜樣,有些時候這甚至比說服孩子更加有效。家長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素養、技能、自信和定力,展示出自己的穩定、責任和尊嚴。
5、少干涉孩子的生活。隨著孩子的成長,家長要適當減少干涉孩子的生活,讓孩子學會獨立和自我負責。同時,家長也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確保孩子能夠安全地生活和學習。
叛逆期的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溝通的原因
1、父母看重的只有自己。日常生活中父母重視的只有自己,總是以自我為中心。這類家長一般都比較強勢,喜歡掌控一切。只要是孩子稍微沒有做好,父母就會很生氣的或者很專橫地把孩子訓斥一頓。
不管不顧孩子的去指責孩子,甚至不理解他們的行為。強勢的教育使孩子變得壓抑,連自己的想法都被壓抑的沒有了,反而成了孩子手中的“提線木偶”。自然而然就不愿意去跟父母溝通了。
2、父母永遠都對。父母過分的自信,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些父母會十分堅信這一點。卻忽略了一個問題,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家長也有犯錯的時候。一些家長卻不愿意承認自己的錯誤。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也為了在孩子面前顯示自己的權威就不會承認。
可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開始有自己的判斷。也能清楚看到父母的錯誤,如果父母還是一意孤行,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就會降低,沒有信任,也無有威信更不會有溝通。
與叛逆期孩子溝通時,以下幾點家長一定要避免
1、不關心孩子的內心想法。關心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是很重要的。但是很多時候,一些家長只是想要控制和干涉孩子的想法,希望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并沒有做到尊重孩子的想法。
這種情況下,孩子自然不愿意與家長溝通,所以,家長想要改善和孩子的溝通情況,首先應該做到真正關心并尊重孩子的內心想法。 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表達,不是家長的附屬,家長應該認識到這一點。如果家長可以認識到這些,和孩子的溝通就會變得順暢很多。
2、忽視孩子的話。一些家長總是覺得孩子能有什么事呢,所以當孩子向家長傾訴的時候,他們總是會容易忽視孩子的話,這樣做的后果就是會導致孩子覺得“和家長說了也沒用”。
由此,親子之間的溝通也會逐漸減少。所以,家長要做到重視孩子的話,要仔細傾聽孩子說的話,這樣會讓孩子有被重視的感覺,會提升他們的傾訴欲望,他們會更愿意和家長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