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步入青春期之后,會把友誼看得非常重要,但由于青春期孩子有著非常強烈的從眾心理,很容易受同伴的影響,做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而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引導孩子正確交友。
怎樣讓青春期孩子遠離壞朋友
1、發現孩子“不良交友”的本質。有一些孩子和“不良少年”交朋友是為了追求新奇、刺激。還有一些孩子和“不良少年”交朋友,其實是渴望被認可。
孩子平時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很少獲得認可,所以就容易和比自己差的、或者是家長眼中的不良少年交往。家長可以做的是對這一類孩子多鼓勵、認可幫助孩子在學習、生活上找到贏的體驗,提高自信。
2、要以正面引導為主,避免引起孩子的逆反。家長一定要注意正面引導,不要在背后辱罵孩子的“朋友”,“一聲兄弟大過天”可不只是說說而已。
當孩子覺得你對他的朋友們帶有偏見時,他就會自動過濾掉你分析的利弊,覺得你就是針對他的朋友們,然后不歡而散,甚至引發反感。也不要單純采用禁止、批評、責罰的方法。因為過多的批評會激起孩子“你越不讓我越要做”的逆反心理,導致他們仍會通過其他途徑加強聯系。
3、培養孩子的辨別能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明辨是非的能力往往較弱,他們可能會和那些打架鬧事的同學交朋友并模仿他們的行為,認為那是講哥們義氣,是勇敢。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不要氣急敗地譴責孩子,而要幫助他正確認識那些行為的弊端。
4、給孩子“找朋友”。家長還可以主動幫助孩子發現和篩選“好朋友”。開家長會也會對孩子的同學有觀察和了解,這是我們幫孩子分析“朋友”的基礎。我們可以把發現的“好朋友”推薦給孩子,觀察到的“差朋友”提醒給孩子。
要避免孩子交上壞朋友呢
1、堅持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防止孩子交到壞朋友的重要因素。家長要以身作則,端正自己的言行舉止,遠離抽煙喝酒等惡行,做孩子的榜樣。
要堅持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遇事不粗暴處理,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認知,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避免孩子被不良朋友影響。
2、幫助孩子認識不良行為的危害及后果。青春期孩子很容易被新鮮、刺激的事情所吸引,尤其到了叛逆期,家長、老師越是不讓他們做什么,他們越要反其道而行之,于是就很容易被吸引到不良行為中去。
因此家長需要找個時間,與孩子坐下來認真地聊一聊負面行為的危害和后果。要告訴孩子堅決不能參與這種行為,并引導他們遠離存在這些行為的不良同學。
如何引導孩子正確交友
給孩子交友的自由,不是放任不管。我們要多關注孩子在與朋友相處的過程中,孩子的變化。由于孩子的思想意識還不成熟,言行舉止很容易受到朋友的影響,家長的把關很有必要。
比如說,孩子一直以來都不曾講過臟話,但某天,忽然就聽到他講了一句,那作為家長就應該警覺起來,孩子是不是和經常講臟話的孩子走得比較近?告訴孩子,講臟話是不文明的行為。當孩子明白這個行為不好時,他自然而然地也會遠離那些把臟話當口頭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