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心理方面也在慢慢發生一些變化,再加上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孩子很容易產生一些心理問題,如果家長不能及時疏導,那非常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
十歲左右孩子的心理教育
1、多與孩子進行溝通。孩子在這個時期,對于家長的溝通欲望會有所下降。家長要主動的去和孩子進行溝通,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善于發現孩子的問題并幫助解決。
2、做好傾聽者的角色。家長要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只有這樣才能讓家長第一時間,搞清楚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讓孩子減少情緒的產生。
3、多陪伴關心孩子。孩子的叛逆階段是不可避免的,也側面了反映了孩子的孤獨。很多孩子是通過叛逆的行為,去吸引家長的關注。因此家長要多抽出些時間去陪伴孩子,給予孩子家長的關愛。
4、正確引導孩子的行為。在孩子的叛逆期,家長需要學會正確引導孩子的行為。孩子叛逆的行為不是出于惡意,而是出于探索和表達自我。
因此,在監督孩子的同時,要注意避免過度干涉孩子的想法和行為,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和個性。同時,要適時指導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5、用愛心教育孩子。在孩子的叛逆期,家長最重要的是用愛心去教育孩子。無論遇到什么問題,家長要始終堅持理智和冷靜,避免因情緒激動而采取批評、懲罰的方式去處理。家長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和支持,在孩子需要幫助時給予及時的關注和幫助,讓孩子感到被愛和被支持。
6、不要動手。在與孩子發生意見分歧之后,家長要切記不能動手,可以與孩子心平氣和的溝通,而不是動不動就拳打腳踢,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叛逆,而且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也會消失。
10歲孩子的心理特點
1、認知和分辨力有提高,但還不全面。進入四年級后,男孩和女孩在對事物的認知方面基本上沒有問題,這主要得益于孩子從課堂上學到了大量的知識,從各種信息渠道也掌握了大量的知識。正是因為掌握了大量的知識,使十歲兒童在認識世界,和認識自我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
2、情感日漸豐富,情感表達能力下降。由于10歲兒童對自我感受的優先放在首位,加之閱讀和理解能力增強,情感世界日漸豐富。和以往那種天馬行空的想像所不同的是,十歲兒童的情感需求更現實,往往集中在吃喝玩樂學方面更多一些。
3、能力有所不足。10歲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某些想法,但判辨是非的能力還是極其有限,處于兩極分化的階段。這時期的孩子的社會交往經驗不足,經常會遇到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可能會出現不安的情緒。
家長該如何教育10歲的孩子
學會真正關心自己的孩子。真正關心自己的孩子就要做到能夠與孩子換位思考,經常關注孩子的感受,要記得孩子的生日,記得學校開家長會的日子,孩子考試考好了給予相應的獎勵,考不好也要多多鼓勵,千萬不要太過去責備孩子。在某些事情上做錯了要給予他更正,正確的引導孩子。
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尊重孩子的各種需要以及興趣和愛好,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遇事多跟他們商量,多聽他們的意見,允許他們自己做選擇和決定,容忍孩子有與父母不同的見解。放手讓孩子接觸社會生活,讓他們在社會生活中經受磨練,提高社會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