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很多孩子在11歲這個階段,就早早地步入了青春叛逆期,開始變得難以管教起來,但家長要想讓孩子減少一些叛逆行為的產生,就必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然后對癥下藥。
11歲孩子的心理特點和教育方法
1、自我意識與獨立意識。孩子在這個年紀是自我意識非常強的時候,什么是自我意識呢?說白了其實就是自我感覺良好,別看他們在這個時候對別人的看法和行為總是充滿了質疑,但是對自己的想法卻是充滿了自信,所以這個時候父母不要真的和孩子去分辨對錯,孩子在這個時候是“自帶光環”的。
2、情緒宣泄與情感需求。這個年紀的孩子總是會隨意的將自己的情緒隨意的進行宣泄,比如:父母讓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孩子總會和父母頂嘴,有時候甚至會說一些狠話。
這時候的孩子,情緒宣泄也是正常的現象,父母一定要予以理解,并且想辦法梳理孩子的情緒,并且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讓孩子有一個心靈的港灣,幫助孩子順利走過這段叛逆期。
3、開始有厭學心理。在學校里的行為越來越糟,他不但可能討厭上學,還可能討厭老師;不但討厭上課、寫作業,而且也真的很容易疲倦、分心,甚至生病。當然,比在家里好不少。還有,他可能早上上學前常常情緒敗壞,但下課時又往往變得滿開心的了。
4、渴望獨立。11歲男孩希望獲得特別大的獨立性。孩子這個時候不是很獨立,但是渴望獨立,我們可以給他一定的自由,讓他慢慢試著獨立,時間長了,孩子也就真的獨立了。
5、情緒宣泄與情感需求。這個年紀的孩子總是會隨意的將自己的情緒隨意的進行宣泄,比如:父母讓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孩子總會和父母頂嘴,有時候甚至會說一些狠話。
6、親子關系與人際關系。親子關系是所有家長和孩子之間都不可避免的問題,特別是11~12歲的孩子,他們處于叛逆期,這個時候的孩子與家長特別不好相處,所以我們作為父母就要多與孩子溝通,維持我們的親子關系良好的發展。
11歲男孩該如何教育
1、理解孩子的叛逆情緒。11歲的孩子非常容易出現叛逆的情緒,因為孩子正在就讀小學六年級,即將面臨小升初的考試,所以,孩子的學習負擔加重了,學習壓力也加大了,難免會出現一些叛逆的情緒。
同時,孩子的自主意識不斷增強,想要與父母抗爭,爭取一定的自主權。所以,父母不能一味地批評指責孩子,或者進一步給孩子施壓,而是要理解并包容孩子的這些異常舉動,用自己的關愛來感動孩子,這樣做才能緩解孩子的叛逆情緒。
2、幫助孩子樹立安全感。當孩子做了一件小事情的時候,家長就不要太緊張和擔心,因為處于青春期的孩子都會感覺很迷茫,所以作為家長不要只顧自己的感受,去問孩子事情的結束情況,要從內心去尊重孩子。
不要去指責孩子,而是要多陪陪孩子,在孩子情緒穩定的情況下,家長可以給予孩子一些引導、鼓勵和理解,這樣孩子才愿意聽從我們的指導和安排。
在管教11歲的孩子時,家長需要注意什么
當孩子出現叛逆行為時,家長切記一條,那就是不能以暴制暴,這樣做只會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以溝通為主,教育為輔,在跟孩子談心的過程中主動去發現孩子的想法,然后以交朋友的方式與孩子相處,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