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自控力比較差,情緒容易激動,所以在學校很容易跟老師發生沖突。但對于這種情況,家長的回應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處理得好,那不會讓師生關系有任何影響,反之,對孩子的發展也會非常不利。
初中生跟老師發生沖突怎么辦
1、不要動不動就打罵孩子。如果父母聽到什么事情后不分青紅皂白地打孩子,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那么孩子會對父母懷恨在心,也會對老師懷恨在心。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很多誤區是我們不能犯的。動不動就打罵,是很多家長都會做的事情。他們希望通過打罵,能讓孩子走上正軌,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想法。
2、引導孩子接受老師的優點和缺點。有些老師的教養和性格沒有問題,但是比較嚴格,容易被孩子嫌棄。如果孩子總是提到老師有什么不對的地方,家長不僅要耐心傾聽,還要從側面講出自己知道的老師的優點,幫助老師在孩子心中樹立威信。
如果這個老師真的有問題,不僅對孩子不負責,很多方面都做得不好怎么辦?家長可以委婉地向老師表達自己的意見,希望老師引起注意。如果實在不行,家長也可以向學校反映。
3、了解事情經過,引導孩子客觀分析。有時孩子為了減輕或逃避自己的責任,可能會對家長撒謊或避重就輕,家長在聽了孩子對事情的闡述之后,不要偏聽偏信,要旁敲側擊,多方面了解事情真相,盡量站在老師的角度分析問題,引導孩子理解老師。
4、立即處理,不要拖延。事情發生后,家長要立即處理,如果是孩子的錯誤,那就陪孩子向老師道歉。老師批評孩子,也是為了教育好孩子,家長的配合會讓老師更有信心教好你的孩子的。千萬別將事情拖到不得不處理的時候才去處理,到那時,老師可能對你的孩子有點失望了,從而影響到對孩子的觀感。
5、教孩子處理方法,培養孩子的情商。孩子跟老師的沖突大都是因為處理不當,讓小事發展成大事,說到底還是情商不夠。家長平時要教給孩子一些處理問題的方法,多培養孩子的情商,讓孩子懂得遇到問題先冷靜,或婉轉或幽默,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處于孩子與老師之間的矛盾時,家長需要注意什么
1、如果是孩子的原因,那就要幫助孩子分析產生沖突的原因,讓孩子充分認識自己的錯誤,教育孩子要在適當的時候,找老師認錯,求得老師的原諒。
2、如果是孩子與老師之間有誤會,老師誤會了孩子,這時最好能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想辦法,在合適的時間以恰當的方式找老師把事情說明白,這需要孩子有很大的勇氣去與老師進行交流。
3、如果孩子是受了周圍同學的蠱惑或替同學出頭,才與老師發生了沖突,這時要特別注意,引導孩子避免與這樣的同學走得太近,要培養孩子獨立判斷是非的能力。
家長該如何跟孩子溝通呢
一,理解。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實你的理解是對的。
二,共情。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寬恕原諒。同情,并不表示你認同或者寬恕孩子的行為,而是你意味著你理解孩子的感受,這時如果告訴孩子,你也曾有過類似的感受或行為,效果會更好。
三,告訴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誠而友善地進行了前面兩個步驟,孩子此時就會非常愿意聽你說了。
四,解決問題。讓孩子關注解決問題,問孩子對于避免將來再出現這類問題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沒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議,直到你們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