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徑非常廣泛,思想也更加開放。孩子們更愿意分對錯,講道理,而不是篤信權威,但不少父母總是喜歡將自己意愿強加給孩子時,一旦有了分歧,二者又互不相讓,這便是家長眼里就是所謂的“叛逆”。那為什么有些孩子沒有叛逆期呢?
為什么有些孩子沒有叛逆期
從小被愛的孩子,感受到父母給予的溫暖,安全感很充足,這樣的孩子從小被尊重,價值感和成就感都有充分的體驗,即便青春期的荷爾蒙即使大量分泌,使孩子變得暴躁、沖動,但在愛他的父母面前也可以很快地平靜下來。
反過來,有的孩子雖然從小物質上得到滿足,生理上也有基本的安全感。但是,由于父母長期的過多關注,孩子很多事情被包辦,就想溫室里的花朵一樣不能經歷風雨的歷練,變得心理脆弱,長期的壓力造成自身的內驅力不足,長期自我否定,對自己要求很高,卻又沒有能力做到讓自己滿意。
到了青春期,自我開始覺醒,叛逆就開始了……
叛逆期的孩子如何教育
要摒除家長對孩子居高臨下的心態,放下身叚,以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的身份出現,這樣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孩子正在成長階段,人生觀,價值觀尚不成熟,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誘,切忌脾氣暴躁,大罵出口,大打出手,如此反而會使他們反感而更加叛逆。
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會肯去學習。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覺到他在學習上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哪怕是改正一個缺點。
建立正面的親子關系,首先父母要明確,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而不是滿足家長虛榮心的一個物品,或者延續父母意志的復制品;其次要明白培養的唯一方式就是引發孩子自身的成長力,讓他有意識地自己去成長,而不是讓他為了父母或者別的什么去成長。
面對叛逆孩子家長不能做什么
1、失去耐心,不管不顧。家長們失去了耐心與信心,覺得這種孩子實在是難以管教,便開始對孩子不管不顧,放任自流,孩子行為也會越來越出格,待家長后悔時,才發現自己已然犯了大錯。
2、非打即罵,全面否定。家長往往會采取非常強硬的措施,非打即罵。這種極端辦法不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叛逆期孩子的根本問題,還會讓孩子關上心靈深處那扇與父母交流的大門,從而與父母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面對叛逆小孩就不能和孩子對著干,要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多溝通,明白孩子想要什么,明白孩子叛逆心理究竟是為了什么,孩子不可能無緣無故的不聽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不要總是讓爺爺奶奶管教孩子,長輩們比較偏愛孩子,對于孩子都是百依百順,這樣更容易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