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不斷長大,逐漸進入青春期,他們會開始傾向于自己做主,并和家人保持距離,拒絕與父母過多的溝通,親子關系也變得疏遠,此時家長應該如何處理呢?
母親與青春期兒子怎么相處
1、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在孩子面對生活的各種壓力和問題時,他們可能不想與家人分享。尊重他們的意愿,不要強迫他們與您交流。但請記住,您可以向他們表達自己的關心和愛意,讓他們知道您隨時支持他們。
2、征詢孩子的意見。家長遇到事情可以征求兒子的意見,但是這并不代表孩子可以為所欲為。只是證明娃大了,對事情有自己的見解和發言權了。
如果在兒子很小的時候,家長就這樣做,對孩子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平時多和娃交流溝通,聽聽他們內心的想法,有事和孩子商量,這樣會培養起娃明辨是非的能力。家長用心聆聽孩子的想法,他們自然也會愿意和家長交流。
3、媽媽要保持冷靜和淡定。如果家長和孩子發生了矛盾,或者是一言不合,媽媽的聲音可能會越來越高,而且變得很焦慮。兒子卻不想理會你在說什么,雖然不會摔門而去,但是也會閉口不說話。嚴重的可能會將母親拒之門外,拒絕和媽媽交流。
作為母親應該保持淡定的心態,在看到孩子不屑于和自己說話時應該冷靜下來,告訴娃我們現在停下來,等晚上或者明天再繼續討論這個事情。
4、允許孩子和自己有意見上的分歧。不要總是覺得自己說什么,做什么都是正確的,把孩子的一切嚴格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如果太過火了,孩子會緊閉心扉不和父母交流。如果兒子抵制父母的狀態出現了,他會和家長的距離越來越遠。
平時家長可以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見解,發生分歧的時候也要就事論事,公平解決,不要把自己領導的威懾力駕馭在孩子的身上,讓兒子難堪。
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特點
1、情緒上: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情緒容易波動,而且表現為兩極性,即有時心花怒放,陽光燦爛,滿臉春風,有時愁眉苦臉,陰云密布,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可以用“六月天孩子臉”來形容,父母在碰到這種情境時,千萬要冷靜,否則很容易發生沖突。
2、認知上:自我意識在這一時期出現質的變化。青春期的孩子對于“自我”的體驗和感受前所未有地清醒。如果說,兒童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基本是服從成人意見的,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則完全不同了。
他們對自己產生了強烈的興趣,熱衷于思考自己的優點、缺點、特點……顯得十分“自戀”,同時又經常夸大自己的缺陷,并為自己不夠“完美”而沮喪。
如何判斷孩子的青春叛逆期是否結束了呢
1.喜歡主動的和爸爸媽媽去溝通,開始愿意將自己的一些小秘密和父母去分享,介紹自己的朋友給父母認識。
2.不再是封閉自己的,對于家人的態度也是很溫和的,懂得尊重長輩了,甚至是主動給家人送禮物,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
3.變得更加有成熟感了,不再固執己見,開始愿意聽別人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