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的重要,比如人際關系、職場關系、婚姻關系等,在親子關系中,溝通也是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所以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家長要掌握好分寸。
母親怎么與青春期的兒子怎么溝通
1、征詢孩子的意見。
家長遇到事情可以征求兒子的意見,但是這并不代表孩子可以為所欲為。只是證明娃大了,對事情有自己的見解和發言權了。
如果在兒子很小的時候,家長就這樣做,對孩子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平時多和娃交流溝通,聽聽他們內心的想法,有事和孩子商量,這樣會培養起娃明辨是非的能力。家長用心聆聽孩子的想法,他們自然也會愿意和家長交流。
2、接受簡短的回答。
作為男孩子的母親,有的時候媽媽會覺得孩子的回答非常簡短。可能媽媽問了很長的問題,兒子的回答只有幾個字。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兒子大了,不像小的時候那樣嘰嘰喳喳,還喜歡說個不停。
家長要學會接受孩子簡潔的回答方式,盡量不要刨根問底。如果孩子想和我們分享內心的秘密時,他們會主動交談。
兒子想和父母說事的時候也會直奔主題,盡量用很少的字眼。孩子也希望媽媽能夠言語簡單,不喜歡每天被家長嘮嘮叨叨或者是舊事重提。
3、尊重兒子的隱私。
媽媽要當孩子最信任的紅顏知己,可能有意無意地辜負了孩子的信任。我們也經常會感覺到娃描述一件事情,或者是說的話語很有趣。
但孩子不喜歡我們重復地把他們說過的話語,或糗事告訴其他人。經常會有孩子說,媽媽,你不要再說了,我的事情不要告訴別人。孩子的意思是,請一定要尊重他們的隱私,幫助兒子保守秘密。
4、媽媽要保持冷靜和淡定。
如果家長和孩子發生了矛盾,或者是一言不合,媽媽的聲音可能會越來越高,而且變得很焦慮。兒子卻不想理會你在說什么,雖然不會摔門而去,但是也會閉口不說話。嚴重的可能會將母親拒之門外,拒絕和媽媽交流。作為母親應該保持淡定的心態,在看到孩子不屑于和自己說話時應該冷靜下來,告訴娃我們現在停下來,等晚上或者明天再繼續討論這個事情。
5、不要打斷孩子說話。
兒子在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時,家長不要隨隨便便就打斷孩子的思路。沒有什么比打斷別人說話更能打擊他交談欲望的事情了。大多數的家長都會犯這樣的錯誤,可能會覺得自己早已經預料到孩子想說些什么。
孩子本來有很多的觀念,想要和家長訴說,當然是突然之間被打斷之后,他們會變得緘默,一句話也不想說。
現在的孩子可能對于手機,電腦等游戲都特別熱衷。可能在一些聊天軟件侃侃而談,面對家長時很難交流。孩子需要父母的幫助,家長要允許他們完整表達出自己的意思,鼓勵孩子說話,可以讓他們為自己來辯解。
6、避免爭吵。
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交際圈子,比如說,孩子周日出去玩的時候,家長可能問:你要去哪里、什么時間回、具體和誰一起出去等,這些問題,孩子可能不喜歡回答。如果孩子不想回答,家長也應該提前聲明,如果你不想說,可以保持自己的自由,但是不要超過幾點回來。
這樣給了孩子適度的自由,也避免了口舌之爭。即便是家長和孩子大吵一頓,他們還是會堅持出去玩。給兒子一個時間點的控制,會讓孩子自覺遵守自己的諾言,也會履行規定按時回家。
7、允許孩子和自己有意見上的分歧。
不要總是覺得自己說什么,做什么都是正確的,把孩子的一切嚴格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如果太過火了,孩子會緊閉心扉不和父母交流。如果兒子抵制父母的狀態出現了,他會和家長的距離越來越遠。平時家長可以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見解,發生分歧的時候也要就事論事,公平解決,不要把自己領導的威懾力駕馭在孩子的身上,讓兒子難堪。
與青春期孩子交流的技巧
一、將談話作為日常的一部分。多花些時間與您的孩子聊天,聊他們一天過的如何,聊他們的學習和工作,聊聊有趣的事情。嘗試在他們最想聊天的時候談話。
二、做個好聽眾。如果您的年輕人想和您分享一些東西,請您一定要全神貫注,好好傾聽。您聽的時間應該最好是說的兩倍。讓他們在您提建議前先發表自己的觀點。家長問一些開放式的、好奇的問題。
如:你希望發生什么?你對這件事怎么看?你對下一步的工作或學習有什么想法?要讓他們對問題有興趣,并有信心和能力去解決。提問和說話時不要帶著指責的口吻,這樣很容易“談崩”。讓他們聊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即使不同意他們的看法,也要尊重他們的意見。
三、表達您的愛。在您擁抱和吻孩子時,尤其是在公共場合,他們可能會告訴您這讓他們多難堪。但不要因此停止表達對他們的愛,并告訴孩子:您愛他們和他們對您有多重要。
四、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無論什么時候需要您,您都會在他們身邊;他們可以與您討論任何事情,哪怕是很棘手的問題。
五、尊重孩子的隱私。敏感的談話要在安靜的地方進行。要征得孩子同意再談話,不要不請自來闖入他們的房間。
青春期孩子為什么拒絕和父母溝通
一、目的性太強
很多家長跟孩子聊天時,最后往往變成了說教。聊什么都能聊到學習上,本來孩子還想跟你分享一下的,到最后往往無語地收場了。
其實,家長這種帶有目的性的聊天,只是他們單方面的一種灌輸罷了,告訴孩子要好好學習,這種方式往往不需要花費家長太多時間去思考和組織語言,是最簡單省事的。但這種聊天方式所達到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二、審問似的讓孩子匯報
很多家長在去學校接孩子放學時,一路上不斷地詢問孩子今天在學校的情況。
每天都這樣問,似乎形成了一個模式,而長此以往,孩子的回答也開始模式化:“恩,不錯,還可以,挺好的……”這樣應付的回答,家長是得不到任何有效信息的。
如果家長一個勁兒地不停問,那孩子恐怕早就煩的忍不住發脾氣了吧,更別提好好聊天了。
三、別以為自己會聊天,家長是這樣把天聊“死”的
別以為聊天多簡單,尤其對象是孩子時,面對一個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對手,家長們是很容易把天聊死的。所以,如果孩子找你溝通時,你剛好在忙著,那么寧愿讓孩子等一下,也不要著急應付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