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的精力比較旺盛,而且很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產生一些不良的情緒,比如焦慮,煩躁等等,而且還會產生非常嚴重的逆反心理,但只要孩子沒有做出更加過分的行為,家長不用過分管教,只有多多引導就可以。
孩子青春期家長該怎么做
1、多方面了解孩子的生活。家長要學會與孩子共同成長,采用科學合理的措施進行教育,平時可以多看一些有關青春期階段的書籍,了解孩子的身心變化。同時也要多抽出一些時間陪伴孩子,不要只關心學習成績,可以多與老師溝通交流,了解孩子身邊的朋友同學,這樣才能從多方面認識孩子,了解孩子生活上的問題。
2、注重溝通。孩子一叛逆,父母們就會將所有過錯都歸結到孩子身上,父母們總是會給孩子不停地講一些大道理,希望孩子能聽的進去自己說的話。
父母們在給孩子灌輸一大堆大道理的同時,卻不愿意聽孩子講一講自己內心的想法,這就導致了孩子非但聽不進去父母講的話,還反感父母。
父母和孩子之間一定要注意雙向溝通,一定要學會互相理解和尊重,這樣父母和孩子之間才能和平地分享自己的想法,才不會導致誤會和芥蒂的產生。
3、要樹立正確觀念。認識到青春期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階段,總會過去的。這個階段的孩子憧憬成熟又留戀童年,追求完美又總有缺憾,拒絕灌輸又渴望幫助。這樣矛盾的心理,使得他們的行為在大人眼里是如此荒唐和無聊,而對孩子來說,意義卻十分重大。
4、給孩子試錯的機會。孩子既然渴望獨立,那么你就給他足夠的空間,讓他自己決定一些事情,并且為他的決定承擔責任。比如,參與家庭的一些事情的討論,讓他給出意見,不可行了也沒關系,家長可以正確引導,但不要一下否定,這是孩子幫助孩子成長的好機會。
5、尊重并接納孩子的叛逆心理。當孩子出現叛逆心理時,家長不要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去對待孩子,而是要以尊重的態度,來對待他所產生的叛逆心理。比如,如果你發現孩子在學習上經常有什么不對的地方時,你就應該跟他說一說你現在已經長大了,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有哪些呢
1、自我意識增強。青春期的孩子開始逐漸意識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與家長和周圍環境有所區別,需要更多的自由和獨立空間。
2、角色取向不確定。在青春期,孩子逐漸擺脫父母的束縛,開始尋找自己的定位和角色,這讓他們的思想和行為表現出多樣性和不確定性。
3、情感波動大。由于激素分泌的增加,青春期的孩子的情感變化非常大,時而興奮和愉快,時而消沉和疑慮,這往往會影響他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
4、自卑和自豪的情緒。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因為外表、成績、人際關系等方面,出現自卑和自豪的情緒,這使他們渴望成長和認可。
教育青春期孩子需要注意什么呢
責備上的分寸。青春期的孩子難免會有打架、罵人等過激的行為,犯錯在所難免,這時候家長千萬不要逼著孩子承認,不然適得其反。
青春期的孩子敏感多疑、自尊心強,也就是所謂的面子,他犯錯了不能過度責備,掌握分寸,一旦過度責備,一定會把孩子逼向反面。
懲罰上的分寸。有些家長就喜歡用蠻力,他認為孩子不懲罰的重一點,就怕他下次還犯,就用武力來鎮壓孩子。哪里有鎮壓哪里就有反抗,你懲罰尺度沒把握好,孩子就逆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