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很多家長都發現自家孩子變得越來越難以管教,所以就猜測這個時期的他們是進入了叛逆期,但還有一部分家長反應,自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并沒有出現特別逆反的行為,還是和之前一樣聽從父母的教導。
是不是每個孩子都有叛逆期
是的,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從2~3歲的寶寶叛逆到6~8歲的兒童叛逆期,再到12~18歲的青春叛逆期,每一階段的叛逆期都是孩子自我意識,與獨立意識從萌芽、覺醒到增強的重要節點,應得到家長的理解與引導。
叛逆期是孩子成長階段的心理過渡期,尤其在青春叛逆期這個階段,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發生巨大的變化,內心急需被肯定、被認同,若是被忽視被不重視,會自然而然會產生抵抗情緒,認為家長對自己不好。
叛逆期的孩子非常敏感,在大人眼中的小事,就是孩子心中天大的事,若是做不到“同理心”,就很容易與孩子發生碰撞,這個時候的孩子是不會輕易退步的,我們也會將其當做是孩子叛逆不聽話的表現,轉而出現情緒化。
然而越是如此越要控制好情緒,不要被孩子牽著鼻子走,我們要看到孩子叛逆背后的動機,比如說溝通出現了問題,比如說自己的態度傷了孩子的心,比如說不曾重視孩子的想法,過度無視讓孩子積攢的情緒終于爆發。
孩子的叛逆期是什么時候
第一次叛逆:2-3歲。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一般出現在2-3歲,同時也是孩子從嬰兒過渡到幼兒的時段。在這個時間段的孩子很好動,且變得不太聽家長管教。
你讓他不要干嘛,他偏要干嘛。孩子慢慢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會在平時實施自己的想法。所以家長會覺得自己的孩子突然變得難以管教,也就形成了所謂的第一個叛逆期。
孩子在這個時期的叛逆,其實是表示孩子正在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獨立意識,這對于家長來說應該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第二次叛逆:7-9歲。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同于嬰幼兒時期的寶貝,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是一個成人,是一個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
如不愿意讓家長拉手,不讓父母叫自己“寶貝”或小名了,要求叫他的全名;凡事都喜歡跟家長對著干,大人說東,他偏往西;另一方面,他們又非常依賴大人、不講道理,愛哭、比較嬌氣等。
第三次叛逆:12-18歲。似乎“青春”一直和“叛逆”一次掛上鉤的,大約從上初中開始,不論是女孩還是男孩都似乎不受自己的掌控了,他的想法和行為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不聽話、愛發脾氣、自我為中心,成了這個階段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會有的通病。
孩子叛逆期的教育方法
首先,要相互尊重。家長由于與孩子的年齡段不同,社會經驗、閱歷上差距很大,造成孩子不容易理解父母,不在一個頻率上,而且父母自認為自己比孩子懂得要多,更有話語權、主導性,不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問題,便會與孩子之間心里隔著一堵墻。
所以,父母要和孩子之間相互理解與尊重,不插手對方的隱私,給對方應有的空間。生活中要多傾聽對方的意見,給出自己的看法,讓孩子自己考慮。
然后,多溝通。父母要放下作為家長的架子,不要認為孩子還小,幼稚,而是耐心的和他們談談,父母與孩子多多少少存在一些代溝,有時不理解孩子也是正常現象。
所以父母就要以啟發誘導為主,讓彼此都明白各自的想法,同時也要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靜,切忌急躁。這樣,就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