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很多父母都會發現,孩子漸漸變得越來越難以管教,尤其是在步入叛逆期之后,更是喜歡處處跟父母對著干。其實孩子所表現的各種不良行為,大多數都是在家庭教育上面出現了問題,所以家長一定要學會反思自己。
孩子的叛逆期是怎么形成的
1、用高高在上的語氣命令孩子。心理研究發現,青春期的孩子正處于走向自我獨立的階段,最忌諱別人用指令性的語言來教育自己,哪怕這個人是自己的父母。
很多青春期的小孩容易逆反,一來是因為大量荷爾蒙的分泌,導致孩子的身體快速發育,情緒也變得極端。二來是孩子的內心矛盾沖突比較復雜,獨立與依賴、理想和現實、自卑和自負,這些都是青春期小孩可能會經歷的。
一旦聽到父母的嘮叨和指責,他們就會內心煩躁,心生抵觸,想要逃離,極端一點的小孩甚至會用更加叛逆的方式,來反抗父母的管教。
2、父母與老師的不理解。孩子生命當中最重要的兩個人就是,父母和老師,當遇到某件事情時,自己的父母和老師同時誤解自己,就容易造成孩子的內心受到傷害,這樣的傷害會讓他們形成一個自我保護意識,這樣的自我保護意識就變成了我們眼里的反抗。
3、環境造成。因為社會的原因導致這個孩子比較早熟,早熟的孩子,他想的東西也多,但是他想的東西是比較片面的,所以和他身處的環境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這樣的對比就讓這個孩子很難融入到環境當中。
孩子總覺得自己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慢慢地開始變得越來越少,說話別人一旦刺激到他就很容易徹底的反彈,這樣的反彈不僅是傷害孩子也傷害身邊的人。
4、同伴影響。青少年的孩子更重視同伴群體的意見,這樣做可以使他們成為這些群體的一份子。即使父母反對的情況下,他們也想做一些事情來取悅同齡人。
叛逆期的表現有哪些
1、破壞性強。摔東西、拆玩具亂寫亂畫、撕書、故意把玩具丟的滿地都是。
2、倔強固執,情緒反應激烈。堅持要特定的某一件東西,即使是外表相同的也不要;堅持要穿某件衣服某雙鞋,即使不符合季節;想要做的事堅決要做到,否則就大哭大鬧;在公共場合坐地耍賴、打人。
3、挑戰規則和權威,攻底線。故意破壞之前訂好的規矩;層出不窮的提出新要求;和父母講條件,要達到要求才肯做事。
4、和其他孩子起沖突,易動手。和別的小朋友玩耍時,爭搶同一件玩具,爭搶先后順序,不愿意和別人分享玩具,愛搶別人的玩具,嚴重時甚至打人。
叛逆期孩子該怎么教育
尊重。即使是父母孩子之間的相處,也是需要以尊重為首的,很多孩子在叛逆期的時候尤為喜歡反抗自己的父母,就在于從父母那里沒能獲得應有的尊重。孩子的成長也需要有個人的隱私、個人的選擇空間,好的教育應當從尊重開始,也是正確愛孩子的開始。
平等。最舒適的親子關系,往往都是彼此之間是平等的,孩子與父母能夠同處于一個平臺之上,而不是被父母居高臨下的約束。當父母能夠把自己的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不去切斷與孩子平等的對話,很多問題才能真正得到解決,才能拉近親子關系。
溝通。這里我們更講究的是良性的溝通,而不是單方面的說教和指責,孩子對于父母也同樣需要有表達的權利,只有彼此之間有溝通回饋家長才能了解孩子具體的情況。并且,父母對于孩子的愛和支持,也需要通過溝通表達出來,不要讓言不由衷的語言傷害到彼此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