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這個階段的孩子給不少家長帶來了一些困擾,但是也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階段。家長可以嘗試理解和接受孩子的變化,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選擇,為孩子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支持,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
叛逆期孩子的心理特征
1、自我意識加強:叛逆期的孩子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他們希望能夠做自己的決定,不希望別人干涉自己的行為。他們開始對自己和周圍的環境進行評價,有了自尊心和自卑感。
2、思維活躍:叛逆期的孩子思維活躍,他們開始思考一些成年人看來很幼稚的問題,并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問題。他們喜歡思考自己的生活,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3、渴望獨立:叛逆期的孩子渴望獨立,他們不希望受到家長或其他人的管制。他們希望能夠自己做決定,獨立完成一些事情。他們渴望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4、緒波動大:叛逆期的孩子情緒波動大,他們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情而情緒低落或者興奮。他們情緒的變化往往會影響到身邊的人,使周圍的人感到困擾。
怎么教育叛逆期的孩子才是最正確的
1、要學會尊重孩子。一些家長在孩子面前總是端著一副大人的架子,對孩子不太尊重。孩子一旦犯錯誤了,就不分青紅皂白地貶斥一番,甚至在公眾場合大聲責罵,毫不顧及孩子的顏面。對此,孩子為了保護自己的面子和自尊心,往往會產生任性的對抗行為。
2、把握重要問題。不要對孩子的每個細枝末節都指手畫腳,這只能使孩子們反感。你兒子留了披肩發或是你女兒用了一種新的化妝品,你最好還是把這當作一種無害的時髦而予以接受。
3、把握好批評孩子的分寸。批評孩子也是一項很考驗父母的事情,批評太過度,孩子會覺得壓抑,可能下次逆反情緒更嚴重;批評的太輕,孩子就會以為沒太大事,還會一如既往的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所以批評要拿捏好分寸,不僅要孩子意識到嚴重性,還要孩子對這件事情有反省。
4、適當讓步。強勢的父母勢必會養出強勢的孩子,如果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父母依舊很強勢,那么孩子也只會和父母硬著來。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可以做出一定的讓步,孩子也會有所收斂。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要經歷哪幾個叛逆期呢
第一階段,2歲左右。整個階段,正是小孩初步接觸世界,學會如何表達自己欲望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孩子,往往會提出很多蠻不講理的要求,一不符合心意就會又哭又鬧。很多家長舍不得打罵,又不知道如何教育,只能順著性子來,從而養成了挑食、愛哭等壞習慣。
第二個階段,7—9歲。這個階段的叛逆行為比較具有隱瞞性,很多家長可能都不會意識到。這個階段的小孩,是最活潑好動,最精力旺盛的一個階段。孩子的具體表現,就在于充滿好奇心,調皮搗蛋,話特別多。很多家長會認為,這是小孩子的天性,不用引導。
其實不然,這個階段恰好是孩子心智初步成熟,潛意識中渴望得到家庭地位與重視的一個階段。
第三個叛逆期,青春叛逆期。孩子在12-15歲之間,還會出現他人生中的第三次叛逆期,這通常是伴隨著孩子的青春期而來的。孩子此時的視野和見識變得更加寬闊了,他會發現他學到的內容和看到的社會是不相符的。
此時,他開始嘗試按照社會的方式去理解學校的學習。這在“大人”的眼中是比較“反動的”,于是大人開始了“鎮壓”。最終,基本上會以小孩的無奈接受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