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叛逆期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階段,這個時期的他們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情緒波動較大,對父母的管教感到非常厭煩,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采取恰當的方式,去教育他們,引導他們。
孩子青春叛逆期的心理輔導
1、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在孩子青春期叛逆期,孩子的情緒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他們可能會有反叛、挑戰和不理解的情緒,這些都是正常的表現。
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與孩子進行交流,從他們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這樣才能與孩子建立起互信的關系,讓孩子在做出不良行為之前,能夠思考他們所做的決定的后果。
2、耐心引導孩子。在處理叛逆期孩子時,父母需要保持冷靜和耐心,養成良好的溝通習慣,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理解。
在引導孩子時,父母需要遵循以下原則:積極傾聽孩子的發言,不要一味地批評和指責,可以用耐心和禮貌的語氣和孩子進行交流,在觀察和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后,給予正確的建議。
3、管理好自身的情緒。父母如果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會導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父母在情緒不穩定的時候,要學會去管理自身的情緒,等情緒穩定后再去教育孩子,避免把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
4、給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權。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有了強烈的自尊心,強烈的自我意識,渴望獨立。父母要學會心平氣和的與孩子溝通,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孩子獨立的去完成一些事情,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的同時,還能夠減少叛逆行為。
5、放下姿態,真誠相待。很多家長總喜歡端著架子,以高姿態與孩子對話,以為“權威”是教育孩子的有利工具。其實不然,高高在上的態度會與孩子產生隔閡,孩子會懼怕父母,不想與父母溝通。
這種狀態對于親子關系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們要放下架子,不要害怕自己的權威被動搖,讓孩子感受到你的真誠。
家長該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交流
1、創造更多與孩子交流的機會。處于叛逆期的孩子不喜歡過于刻意的談話,尤其是那種教育性的談話。原則上,你應該融入孩子的世界,在游戲和娛樂中與孩子交流,通過孩子感興趣的東西與孩子交流,用這些東西來整合你的想法。
2、不要試圖否定孩子的想法。叛逆的孩子和父母肯定有一些不同,但不要去否定孩子的想法。我們應該冷靜地和孩子討論,如何解決雙方的分歧,孩子也有判斷的能力。如果雙方有較大分歧,家長也不要過于擔心,用耐心和事實慢慢給孩子解釋。縮小差距,盡量避免過多的沖突。
教育青春期孩子的原則
平等原則。孩子與父母平等的爭辯,不僅是互愛的一促體現,而且能夠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明辨是非,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要把孩子放在與自己平等角度上看待。
尊重原則。家長尊重孩子,孩子才會尊重家長。切忌擺高自己的姿態,以自我為中心。
交流原則。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物質,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家長忽略孩子的精神、情感需求,孩子和家長就沒話說。長期下去,兒女和家長相處會變得越來越尷尬,越來越冷漠。
鼓勵原則。許多家長有個壞習慣,不懂得鼓勵,在孩子取得成績的時候,可能是隨意的一兩句話帶過了。在家庭生活中,應該多鼓勵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