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能力,雖然這種能力還不夠完善,但如果家長還一味地要求他們聽話,那勢必會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做出一些讓父母苦惱的行為,比如亂發脾氣。
孩子叛逆發脾氣父母要怎么做
1、了解叛逆情緒的表現。孩子叛逆是其內心情緒的一種表現,具有多種表現形式。有些孩子因為長時間受到父母的管制而產生叛逆心理,會表現出不聽話、反抗、無視規則、經常發脾氣、不上學等行為。
有些孩子因為長時間受到心理上的傷害而開始叛逆,表現為逃學、逃家、上網等。不同的孩子叛逆情緒的表現都不盡相同,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情況來制定應對策略。
2、正確引導孩子的情緒。當孩子出現叛逆情緒時,父母需要正確引導孩子的情緒。首先要保持冷靜、理智,不要進行攻擊性言語或者體罰等行為,切忌兩敗俱傷。
父母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感受,開展交流、溝通、引導,以情感治療的方式得到孩子的信任,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3、制定明確的規矩。在家庭中,必須有一定的規矩和限制。父母們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些明確的規矩,如:不允許在家中大聲喧嘩;不允許出口傷人;不允許打砸東西等等。同時,制定規矩只是第一步,更要重視執行,否則孩子也就不能嚴格遵守了。
4、教孩子合理地發泄自己的情緒。在爭吵的過程中,家長和孩子可能會說些傷人的話,嚴重影響親子之間的感情。但孩子叛逆的時候,情緒本就不好,父母還不允話孩子發脾氣,這樣只會更加讓孩子情緒不好。
所以家長要合理地讓孩子發泄情緒,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了問題,以免孩子將情緒憋在心理,而引發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5、以身作則。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不要發脾氣,言談之間也要注意說話禮貌,適可而止。當我們做到這些時,不僅可以為孩子樹立好榜樣,還可以讓自己的家庭更加和諧,讓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更加融洽。
孩子叛逆發脾氣的原因
1、孩子受到了不好的示范影響。有些孩子之所以喜歡亂發脾氣,其實和家長的日常教育脫不了干系。因為有些家長自己,對于自己本身的情緒就難以控制,所以他們會在孩子面前,經常發脾氣。
2、孩子被家長過度寵溺。現在很多孩子都來自于獨生子女家庭,所以家長對于孩子的寵愛度很高,甚至認為家里就這一個孩子,所以孩子想要什么,都應該滿足他們。
那么孩子在家長的過度寵溺下,就很容易出現亂發脾氣的情況。所以當他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利用這種方式進行表達,以此逼迫家長答應自己。
面對孩子發脾氣,家長要避免進入這些誤區
一、對孩子的要求無條件滿足。有的家長在看到孩子發脾氣后,并不會對孩子進行指責,相反,他們會為了不讓孩子再發脾氣,所以滿足他們的各種需求。
但是家長的這種做法,也是非常不恰當的。因為這會給孩子傳遞出一個錯誤的信息,會讓孩子誤以為自己,只要在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可以通過發脾氣進行要挾。
二、對孩子進行指責。大多數家長在看到孩子發脾氣后,會感到非常生氣,特別是在公共場合亂發脾氣的時候,往往會讓家長感到沒有面子,因此會當眾對孩子進行指責。
那家長的這個做法,就是非常不恰當的。因為對孩子進行各種指責,并不一定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甚至會激起孩子的叛逆情緒。那么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也會讓彼此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