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孩子擁有更多玩樂的工具,手辦就是其中的一個,其實孩子有自己的樂趣,家長不應該過多的去干涉孩子,而是應該對孩子正確的引導,讓孩子不至于沉迷。
孩子迷上手辦怎么辦
1、樹立榜樣。要求我們家長的“以身作則”,不要整天迷戀于自己的手機,吃飯的時候看手機、吃完飯再看手機,睡覺前還在看手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手機在孩子眼里就是家長的“玩具”,家長都可以“肆無忌憚”得玩手機,自己為什么就不可以呢?所以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閑暇時光多陪孩子做一些和運動有關的戶外游戲。
2、多和孩子進行言語互動。比如:幼兒園放學后,多讓孩子講一講幼兒園的新鮮事、有趣的事,還有就是孩子遇到的“麻煩事”,幫助孩子分析解決辦法,而不是讓孩子自己帶著玩玩具,讓孩子逐漸脫離玩具的束縛。
3、樹立明確的時間觀念。家長平時就要給孩子灌輸時間概念,比如,剛開始來到玩具館時,就和孩子先商量好,我們只能玩40分鐘,到時間后,就必須收拾好玩具。在家里玩玩具或看動畫片都要有時間限制。這樣下來,時間一到孩子就會按照承諾收拾好玩具,然后專心做其他事情。
家長可以以此事為契機,引導和培養(yǎng)孩子的自律能力和管理時間的能力,比如和孩子一起制定玩玩具的規(guī)則,如果違反,則需要接受懲罰,取消周末玩玩具機會。
4、引導孩子別的方面的興趣。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發(fā)展其他興趣,參加更多的社會活動。如親子閱讀、種花種菜、戶外活動等,鍛煉孩子的溝通能力,陶冶孩子的情操。當孩子在這些活動中,感受到自己對社會的用處后,自然而然會減弱了對玩具的癡迷,會明白在社交活動中,與他人的交往更加有趣,更有意義。
要知道,對孩子粗暴的壓制是無效的,甚至可能產(chǎn)生更加嚴重的后果,放任自流也不是負責任的行為。家長必須努力找到一種對自己孩子有效的方法,選擇合適的時機和方法溝通至關重要。
為什么孩子喜歡收集手辦
有些孩子喜歡收集東西,源于孩子對一些物品的喜愛。例如有些喜歡漫畫的孩子非常喜歡收集手辦,在家長眼里這樣一個手辦,也不能吃不能玩,就這樣看著,孩子們卻要花錢買回家擺著,實在是浪費錢,甚至浪費了家里的地方。但是孩子們卻對此樂此不疲,因為他們喜歡這個東西,孩子們收藏的癖好,來自于興趣。
舉個例子,人們在路邊可能看到花長得漂亮,都會很想把花摘回家,放在家里插著,而孩子們喜歡一個卡通形象,喜歡一個物品的時候,也會有著把這個東西放在家里,占為己有,變成自己私人物件的想法,這樣的想法源于孩子的占有欲和喜愛。
在大人眼里,可能是無法理解的,但是大人應該換位思考一下,你們小時候是不是也喜歡買很多五顏六色的彈珠放在家里呢?這都是源于樂趣。
孩子迷上手辦有哪些危害
1、當孩子做其他事的時候,一直想著什么時候可以玩玩具,就會不集中精神,長期下去就會對日后的學習生活都造成影響;
2、孩子與玩具相伴的時候過長,對于孩子的身心發(fā)展不利,不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孩子其他方面的興趣愛好;
3、長時間玩玩具,與人的溝通交流機會就會減少,不利于孩子的語言智能的發(fā)展。也會減少到外面身體運動鍛煉的機會,孩子的身體運動智能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