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往往會表現出更多的自主性和獨立性,父母們在管教叛逆期的孩子時,往往會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其實只要及時的改變教育方式,親子之間便可以更好地溝通和相處。
對于初中叛逆的孩子家長該咋辦
1、溝通時注意方法和技巧。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技巧,溝通更是一樣。學會溝通的技巧,特別是和“叛逆期”的孩子溝通,方法和技巧更重要。多說一些中性的語言,不帶任何色彩和情緒才是最重要的。協商和提建議是最好的,比如:“我覺得……”“你可以……”。
2、平時提升規則意識。多提升規則意識,特別是長幼尊卑的禮儀。要從小進行禮儀的培養,懂得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而尊重父母的同時,父母也要尊重孩子。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在相互尊重的氛圍下,才能有良好的溝通。尊重是溝通建立的前提。
3、傾聽孩子的心聲。要學習傾聽孩子的心聲,先了解孩子想表達什么、為什么要這樣說、他的一些感受等等,通過開放式問題的提問,切實地傾聽和理解孩子的心聲。
4、鼓勵與激勵。要對孩子的表現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孩子感到自己在進步和成長。針對孩子的問題和需要,給予他們啟發性的幫助和建議,鼓勵孩子積極參與各種活動,豐富自己的閱歷和人際交往。
5、保持有效的親子溝通,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暢所欲言才是親子間最有效的溝通,而有效的溝通才能減少孩子頂嘴情況的產生。我們要允許說孩子說出自己內心的話,不僅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同時,也建立起了一種良好的親子關系。父母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者,而孩子也不再是父母的附庸者。
初中階段的孩子為什么會如此叛逆呢
1、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到了一個年齡階段,孩子脫離父母的管束,也在接受著學校的教育,孩子會產生一個自我意識。他會獨立地去選擇要做某一件事,不管好壞,這個時候孩子有他自己的判斷,這也是成長的一個標志。
2、環境影響。一個人要是專門處在充滿臟話的環境,那么最終他也會被同化。在學校里孩子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他也會下意識地去跟著學那些所謂流行的“臟話”和不文明動作。家庭環境影響也非常大,父母要是在家里常說臟話或者是脾氣暴躁,那么孩子也會耳濡目染。
3、父母不尊重孩子。很多時候父母總是愛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小的時候孩子會照做不誤,可能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獨立的思想。這時候再把思想強加會迫使孩子通過行動和言語來反抗家長。
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常常會有哪些表現呢
一、非常自我。叛逆期的孩子總是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覺得自己什么事情都懂,做什么都能行,這體現了他們的自我意識變得非常強大。這和青春期階段的意識發展有關,如果孩子總是強調:我長大了,我自己可以。那就說明他到了叛逆期了。
二、厭學。孩子進入叛逆期,可能會出現厭學的行為,他會覺得學習是父母和老師要求他做的事情,而他只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三、固執。雖然心理學上人格是一個穩定的特質,但是大多數叛逆期的孩子都有人格固執、偏執的現象,比如說有的時侯非要做父母不同意的事、固執己見、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四、反對他人。孩子進入叛逆期,不僅會質疑他人,還會公開反對他人。如果在家里和父母的意見不同,就會與父母爭辦,如果在學習和同學的意見不同,就可能大聲和同學吵架。孩子想通過這種方式引起外界的關注,叛逆期的孩子心理缺三愛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