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經歷三次叛逆期,其中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是最難管教的,此時的孩子自我意識會特別的強烈,反感父母的教育,面對孩子的不受管教,家長需要采取一些合適的方式要去引導孩子,不要和孩子硬碰硬。
小孩不受管教怎么辦
1、家長改變教養方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長的教育將影響孩子長大后的成長。有些家長對孩子采取壓力為主,有時甚至侮罵、打人等不良教養方式也會出現,這樣家庭中出來的孩子心理問題比一般正常家庭要多。因此,家長要改變這種粗暴的教育方式,要以鼓勵引導為主。
2、降低對孩子的期望。父母的要求和期望對孩子的影響也很大,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是造成現代小學生心理存在問題的原因之一。過高的期望給孩子施加了壓力,使得幼小的心靈上承受了過重的負擔,以致心理健康出現危機。沒有及時發現,這種危機到達一定程度便會爆發出來,會出現如厭學、逃學等等。
3、父母做好榜樣。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家長自身的不良行為舉止、思想品質對孩子具有嚴重危害。而且孩子對父母是信任的,會接受父母的行為舉止,思維方式,導致孩子從小就養成壞習慣。
4、不過多約束孩子。叛逆期的孩子本身就是在努力探索這個世界的規則,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會慢慢懂得規則的重要性。家長們萬萬不要因為孩子處在叛逆期就給他們這樣那樣的約束,什么都不讓孩子自己做,他們毫無自主權的話就會更加想要探索自我,突破家長給他們的限制,最后只會適得其反。
難管教的孩子的都有什么表現
1、青春期叛逆。如今青少年孩子中存有著很多心理狀態問題,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有叛逆的心理狀態,尤其是應對父母的辛勤努力和老師的用心文化教育。假如他們不可以了解和接納,那么就會出現抵抗的心態和個人行為,這一點在家長的教育工作中,需要多多留意。
2、厭學心理狀態。厭學心理是很多青少年孩子的普遍問題,他們會對校園生活喪失興趣愛好,乃至會造成不聞不問的現象。從長久看來,厭學的心理不但會造成學業成績降低,還會繼續影響未來職業規劃的發展趨勢,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非常不利。
3、學習的心理負擔。對于不少青少年而言,唯一的任務就是讀書,因為學習壓力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屢見不鮮,這其中不乏成績優秀的學生,他們的思想壓力常來源于他們的學習現狀的不滿。
父母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拯救孩子的不聽話”
1、教孩子學會做人。讓孩子變得聽話,不是簡單的給孩子講講什么是對就可以了。父母首先要教娃“正確做人”,要通過自己的模范帶頭作用和不斷給孩子輸入人生“信仰”,讓孩子提升自己的修養,形成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只有心里亮堂的孩子,才能更好地分辨對錯,這是讓孩子變聽話的第一步。
2、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待人接物能力。現在多數孩大多更注重知識層面的教育,對于生活是否能自理、待人接物是否得當這些禮儀和生活的教育還是有所缺乏的。
其實這也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孩子必須首先要學會這些基本的技能,才能跨過叛逆,獲得心智的成熟,心智成熟的孩子,不用家長過多干涉,也會表現的非常“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