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每個孩子在不同時期都會經歷一段時間的叛逆期,但是每個孩子叛逆的周期和表現也都不一樣,比如有些孩子的叛逆期到16歲的時候就會結束,而且叛逆的行為較少,而有些孩子則持續到19歲甚至23歲。
19歲還叛逆的男孩該怎么對待
1、避開鋒芒,停止嘮叨。管教叛逆期的孩子,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嘴閉上。嘮叨、說教和指責,都是叛逆期孩子最反感的事。
他們迫切想要自尊和自由,卻又敏感愛面子,如果這時候父母依舊把他們當成小孩一樣訓斥指責,甚至逼著孩子承認錯誤,孩子一定會做出更叛逆的舉動。所以,父母和叛逆期孩子溝通,學會說話點到為止。
2、耐心溝通。叛逆期的孩子都很難溝通,對于家長和老師的話大部分都聽不進去,家長和老師在與其溝通的時候要多些耐心,這個時期的孩子犯一點錯是難免的,只有多些耐心,和孩子細心的溝通,知道孩子的心里想什么,才能教好孩子。
3、要把握好愛的尺度。改掉一個不良習慣,遠比養成一個好習慣困難得多。在幫助孩子克服不良習慣的過程中,家長需要適時的把握好愛的尺度,應該多從情感上靠近,心靈上溝通,方法上變通。給孩子恰當的愛。如果孩子實在頑性不改,給他一些適度懲罰。說服教育并非是教育的唯一手段,必要的懲戒還是需要的。
4、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講的就是環境對于人的影響,一個和諧歡樂的家庭氛圍,往往能夠從側面影響孩子的成長,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和個人性格,有責任,有擔當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一定不會太差所以,父母也要學會不斷進步,自我成長,讓孩子耳濡目染地受到愛的教育。
教育叛逆期的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1、尊重孩子。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思想更加獨立,不再依附于家長,以家長為中心,他們希望父母把自己當做大人看待,希望父母能夠給予一定的自由和權力去做想做的事。
其基礎的一點就是學會尊重孩子,將孩子視為獨立的個體,比如在外面不要隨意打罵孩子,讓孩子失去尊嚴;在家里多聽聽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的決策中;不要試圖偷窺孩子的隱私,尊重孩子也會贏得孩子的尊重。
2、注意平衡心態。面對孩子的叛逆行為,家長要學會自我調節,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被孩子的不良情緒牽著鼻子走,雖然這對于每一個關心孩子的家長來說很難做到,但是打罵等控制孩子叛逆的方式,只會讓孩子更加抗拒,適得其反。因此,我們要用穩定的情緒去影響孩子,去展現一個成熟大人應有的作為。
3、不要大聲罵孩子。有的父母的脾氣暴躁,每當孩子叛逆時就喜歡打罵孩子,這樣的行為是不好的,如果隨意罵孩子,孩子會越做出叛逆的行為,這樣做往往會取得相反的結果。
孩子叛逆的原因有哪些
一是父母過于暴躁,經常吼孩子。這類父母不會考慮孩子的感受,對于孩子所犯的錯誤,無論大小,只會吼孩子。長期如此,孩子就會出現逆反心理。
二是父母過于冷漠,對孩子不重視。這類父母對孩子比較冷漠,孩子無法得到認可,不被重視,從而產生叛逆心理。
三是父母過于溺愛,對孩子太過嬌慣。這類父母的嬌生慣養,導致孩子自認為任何人都是欠自己的,稍有不滿就會產生叛逆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