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是第一次做孩子的父母,所以面對孩子出現的各種問題,有時也會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么去教育孩子,所以家長需要多去了解一些科學的育兒方法,讓孩子能夠接受一個好的家庭教育。
不會管教孩子怎么辦
1、改變父母的思維方式。在很多父母的意識里,認為孩子做錯了事情,就應該懲罰,覺得只有懲罰才會讓孩子做得更好。我們可以試著回憶一下,小時候我們犯錯的時候,父母的打罵會讓我們立即改正錯誤嗎?其實,很多人都是不會的。
所以對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應該多一些鼓勵,才會讓孩子做得更好。否定和懲罰可能會讓孩子失去了勇氣,害怕失敗,通過鼓勵,更多時候會讓孩子做得更好。所以有效的管教是:用鼓勵代替懲罰,孩子才會更好。
2、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想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父母卻要下定決心,堅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強求要求孩子去改變,要促使他自己去思考問題了,解決問題,這樣才會讓孩子更有責任感。
比如,孩子上課不拿筆盒,你只需要告訴他筆盒沒帶,讓他自己收拾,不要幫他收拾好,如果他沒帶上的話,在上課時就會遇到各種問題。剛開始他可能會埋怨你,但是很快他就會意識到,如果他忘記帶什么東西,上課時就會遇到麻煩,他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慢慢的他就會自己收拾好東西。
所以,想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我們就要下定決心。
3、營造好的家庭氛圍。怎樣營造好的家庭氛圍?這里有兩個方法:(1)積極暫停,也教情緒撤出,就是當遇到沖突時,家長要暫停沖突,先幫孩子冷靜下來,等孩子的感覺好起來了再解決問題。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在情緒激動的時候不要去處理問題。同時,父母也可以為孩子樹立榜樣,在情緒激動時先冷靜下來,再解決問題。
(2)安排親子特別時光。父母可以每一天抽出10分鐘,什么都不做,全身心陪孩子,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對父母來說有多重要,在陪孩子的時候,我們可以找一些有趣的事情跟孩子一起完成。親子特別時光的存在,讓我們既可以享受天倫之樂,又可以每天都著陪孩子。
家長要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對孩子提出的所有問題都耐心、老實地回答。
2、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正經問題和看法。
3、建一個陳列架,讓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4、不因孩子房間里或者桌上很亂而責罵他,只要這與他的創作有關。
5、給孩子一個房間或房間的一部分,主要供孩子玩耍。
6、向孩子說明,他本身已經很可愛,用不著再表現自己。
7、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8、幫孩子制定他的個人計劃和完成計劃的方法。
9、帶孩子到他感興趣的地方去玩。
家長需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好榜樣
孩子從出生就生活在家庭這個小環境中,父母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很多家長對孩子都是不聞不問,沒事的時候就是在牌桌上度過,以為只要給孩子提供的足夠的物質生活就可以了,其他一概不管。平常上班忙,回家也就是窩在沙發上玩著手機。殊不知,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也潛移默化得影響著他。
曾看過一則報道,說一位母親帶著四五歲的孩子去打麻將,久而久之,這個小孩小小年紀也學會了打麻將,該說這小孩聰明嗎?將來這孩子會怎么樣呢?上梁不正下梁歪,這樣的父母,又如何能教好孩子?做父母的,應該以身作則,做孩子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