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很多孩子是毀在手機上的,有了手機之后,孩子的接觸面廣了,但由于辨別是非的能力不足,在好與壞之間,他很容易被壞的東西吸引過去,就會出現(xiàn)孩子離家出走的情況,對此家長應該怎么教育呢?
小孩總是離家出走怎么辦
首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家長如果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而是選擇把自己認為正確的一些想法強制性的灌輸給孩子,或者進行言語上的辱罵,甚至動手,這樣就更容易激起孩子對家長的不滿。
其次,家長要學會跟孩子做朋友。很多家長都抱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感覺把朋友看得比父母還重要,因為孩子有什么心事都只是跟朋友分享,卻不愿意對父母透露一點半點。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惑,那你就真得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了。
學著尊重孩子,不要總是把控制孩子當做自己的使命。你越是控制孩子,孩子越是想要掙脫;而你越是讓孩子感悟到你對他的尊重,孩子越是會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想教育好青春期的孩子,你必須放下身段,學著跟孩子做朋友,當孩子信任你之后,你對孩子的教育才會起到作用。
再次,正視孩子的想法。有些家長習慣了大包大攬,像孩子穿衣打扮方面,從小就是家長操勞。結(jié)果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于是對個性方面比較崇尚,這個時候家長就接受不了了,感覺孩子要變壞了,于是拼命的想要控制孩子。
我們要學會正視孩子的想法,在穿著打扮方面,如果不違背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是可以允許孩子稍作打扮,或者自己隨意搭配衣服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兒,這是孩子走向成熟的必經(jīng)之路,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重視孩子的想法,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親子矛盾也會減少很多。
最后,讓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不能靠武力鎮(zhèn)壓,得讓孩子心服口服才行。孩子越長越大,自尊心也越來越強,如果家長一味的信奉棍棒教育,那必定會讓孩子感覺自己很委屈。哪怕自己錯了,也希望父母通過正確的引導來教育自己,而不是把自己當做沙包,想打就打。
我們要學會站在孩子的立場,為孩子考慮考慮,看看如果自己處于這個年齡,處于這個環(huán)境是不是也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雙方多一份理解,那教育自然就輕松了很多。
小孩總是離家出走的原因
不良家庭環(huán)境。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上都已經(jīng)接近成年人,對于周圍環(huán)境的感知、敏感度,已經(jīng)遠大于小時候。再加上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反抗意識,當他感覺到自己生活在一個壓抑的環(huán)境當中,外向的孩子會選擇抗爭,內(nèi)向的孩子則會選擇逃避。
這種壓抑的環(huán)境包括,父母經(jīng)常吵架,家庭內(nèi)部長期存在矛盾,像有些家庭,就算是吃一頓飯的功夫,父母也要爭得面紅耳赤。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孩子對家庭生活會心生厭惡,繼而產(chǎn)生離家出走的念頭。
家長在平時應該怎么避免孩子情緒激化出走
家長得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青春期的主要特點是身心發(fā)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經(jīng)歷復雜發(fā)展,又充滿矛盾的時期,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容易有激動的情緒和沖動的行為。
不要總是強迫孩子。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孩子離家出走是必然的,父母應該懂得強迫孩子學習效果并不好,填鴨式的教育更是效率很低,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不要吝嗇你的言語,要讓孩子明白為什么?心甘情愿地去做,比強迫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