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都會進入叛逆期,出現和父母對著干的情況,只要父母及時了解背后的原因,弄清楚孩子之所以這樣做的心理,就能讓他變得成熟起來,學會理解別人的感受,叛逆自然就會減少很多。
叛逆期的孩子不聽話該怎么辦
1、學會陪伴和等待。當對方未平靜下來的時候,你說什么都是沒用的。所以,在孩子情緒十分激動的情況下,父母可以先閉嘴,在一邊靜靜陪伴,等孩子的情緒平靜下來再去交流,這樣的效果會更好。
2、學會恰當表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在學校和社會接觸的知識越來越多,也就不會再吃那套空洞的說教了,父母應該學會恰當表達,比如跟孩子交流時,多多使用關心的眼神,盡量用簡短精辟的語言,語調保持平和,就像對朋友的態度一樣,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面帶微笑,讓孩子覺得跟父母聊天很舒服。
3、樹立好榜樣。孩子其實就是大人的一面鏡子,大人做什么孩子就喜歡模仿。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吵,尊重長輩,處事平和。也可以跟孩子講一些相關待人處事的故事,用正面的故事人物來教導孩子。
4、嘗試改變孩子“作對”的環境。孩子會和父母作對,很多時候是因為父母為其創造了“作對”的環境。比如,關于孩子晚上睡覺前看電視的習慣,正是因為父母打開了電視,孩子才會不停的去看。如果父母嘗試著改變環境,不打開電視,孩子自然也不會和父母“作對”了。
5、切忌嬌慣、放縱孩子。孩子跟父母對著干,本來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但如果聽之任之就會讓孩子養成任性、驕橫的性格。因此,父母應該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講道理,告訴他不能滿足其要求的原因,抑制其任性行為的發生。在溝通無效的情況下,明確表明自己的態度:不合理的要求,再鬧也不能滿足。
6、尊重孩子的意見,給予適當的自由。孩子很多時候逆反,是因為需求得不到滿足,意見得不到尊重。父母給予孩子適當的自由,凡事多和孩子商量,尊重孩子意見,孩子就不會產生逆反心理。
叛逆期的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1、期望不切實際。現在的家長不免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他們往往忽視了孩子自身的素質和能力,不太考慮他們的興趣、愛好,要求孩子接受自己煞費苦心設計好的藍圖,要他們去做一時還難以做到的事情,其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甚至一事無成,這種拔苗助長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對立情緒。
2、過于嚴厲損傷孩子自尊心?,F在,有些家長還是滿腦子的“不打不成才”的觀念。認為“嚴”就是體罰,很少考慮孩子的自尊心,隨意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處,甚至諷刺、挖苦,有時還要對孩子動武。
在管教叛逆期的孩子時,家長需要注意什么
禁止責罵。當孩子無視父母的權威,挑戰父母的時候,家長先不要發火,更加不要去責罵孩子,因為這樣做只會讓孩子的自尊心掃地,引發孩子更嚴重的叛逆,父母可以細聲對孩子說,有不開心的先發泄出來,然后再安撫他,給他安全感。
勿嘮叨。父母一定要戒掉嘮叨的壞習慣,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每個人都有心理上的超限效應,實際上就是逆反心理。一旦過度嘮叨,發生超限效應,那么孩子非但不愿意聽從父母的話,還會因為逆反心理而故意與父母對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