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斷成長,慢慢有了自己的主見,對于自己的事情想要自己決定,但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做不好,因此總是約束孩子,過度干涉孩子的自由,導致孩子變得叛逆。其實想要解決孩子的叛逆,家長要學會放手。
孩子十一歲了很叛逆怎么辦
1、理解孩子的感受。我不再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對立面,而是學著站在孩子的立場用心去體會他的感受。
2、找出抗拒的心理原因。理解不等于不立規矩,不過在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對于那些他始終很抗拒的規定,我不再不由分說地“強制執行”,而是找出孩子產生抗拒心理的原因,再想辦法解決。
3、給情緒找個宣泄口。教育專家認為,很多時候,孩子有意做出一些大人不允許的事情,是為了宣泄不良情緒或不安感。鑒于此,果果再發脾氣的時候我不再責罵或體罰他。
4、尋找孩子的良好表現。表揚能間接地讓孩子明白是非,所以我更留心果果的一些良好表現,及時地提出表揚。
5、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既然孩子處于逆反期,有些事我就不再做硬性規定,而是有條件地讓果果享受民主權利。
6、不處處約束。孩子就是孩子,不能用你的標準來處處約束他,對他的行為最好“有所管有所不管”。
十一歲女孩叛逆期的表現
1、莫名的心情煩躁,易發生沖突。女孩子一般叛逆發生在青春期,這個時候的女孩子因為身體發育、心理發育、課業負擔、異性相處、同學關系、親子關系等多種原因,往往會莫名的心情煩躁。女孩心情變得非常煩躁時,容易和其他人產生沖突,不論是家人還是老師、同學、朋友,或者是陌生人。
2、虛榮心、攀比。青春期女孩開始生理發育,開始關注自身的打扮和妝容。女孩會相互攀比,她們會在乎自己好不好看,衣服漂不漂亮,自己用的東西是不是比別人的差等等。為此她們會購買大量的東西,穿著打扮時尚個性,標新立異,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3、挑戰規則和權威,和父母唱反調。不喜歡按照別人說的去做,即使是知道是對的也不會聽,非要唱反調。父母要求的事偏不做,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不理睬父母,寧愿自己玩,不要父母一起玩。故意破壞之前定好的規矩;層出不窮的提出新要求;和父母講條件,要達到要求才肯做事。
4、對伙伴的強烈依賴。女孩子對伙伴的依戀比男孩子要強烈得多,女人總是喜歡成群結隊的玩耍。叛逆期的女孩子對伙伴、對友誼的強烈渴望與關注,喜歡和別的女伴一起玩耍、聊天。女孩子之間也常常會因我們看起來本是芝麻綠豆的小事而鬧情緒、鬧矛盾,這都表現了她們對友誼的需求和伙伴的依賴。
5、對異性的明顯關注。這是青春期男孩女孩一個最顯而易見,也最正常不過的表現,女孩比男孩早熟,這方面可能表現的更明顯一點。比如女孩會討論學校那個男孩長得帥,打球好,學習好,那個男明星更有魅力,會收藏他們的海報、照片、作品等等。
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可我們許多家長和老師卻將女孩子對男明星的思慕,對男孩子的好感視作是洪水猛獸、認為這種心理羞愧可恥,從而采取不當或過激的處理方式。
教育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
1.保持耐心:孩子叛逆,尤其是叛逆的厲害,一般父母都會比較急躁,畢竟是自己的孩子,在管教上就會過于急功近利,造成孩子更叛逆,所以家長要耐心的教導孩子,不要急躁;
2.保持平常心: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是很正常的,所以對于不是很過分的事情,則不要過激的去責備孩子,要用愛接納和溫暖孩子的心;
3.始終相信自己的孩子:孩子叛逆一般都是孩子對學習、生活等不如意,就會造成孩子內心急躁,越來越叛逆,這是青春期的表現,所以我們要給孩子建立自信心,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