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其種種叛逆行為都是為了獲得父母更多的關注,要知道每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后,都有未被滿足的需求;因此身為父母必須要尊重理解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才能真正解決孩子的叛逆問題。
14歲女孩叛逆期的表現(xiàn)
1、對管教產(chǎn)生厭倦心理。孩子年齡小,沒有能力保護自己,所以父母出于關心會天天嘮叨或者經(jīng)常插手孩子的事情,這樣會讓孩子感到極度的厭倦。特別在長到14歲以后,她們有了獨立的思想,會抗拒父母的管教,并對他們千篇一律的管教嗤之以鼻。她們希望擺脫父母的控制,以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
2、反抗長輩。叛逆期的青少年對于老師、父母的管教極其容易厭煩和產(chǎn)生抵觸心理,這就是為什么叛逆期的青少年這么不好管的原因了。她們遇到事情十分的容易沖動,容易暴走發(fā)怒,在家里和父母頂嘴、發(fā)生沖突,在學校里和老師對立,違反學校校規(guī)校紀。
3、性格固執(zhí)不講理。有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后,性格上也會隨之發(fā)生變化。她們自以為已經(jīng)長大,總想堅持自己的想法,一旦與父母意見不同,不僅會與父母頂嘴,還會產(chǎn)生厭學、叛逆的心理,導致學習成績下降,不論父母怎么教育也聽不進去。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原因
1、受青春期心理特點影響。女孩進入青春期以后,強烈的成人感和獨立意識成為她們重要的心理傾向。她們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樣受到尊重,渴望獨立,對家長和老師的教育容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
2、受家庭教養(yǎng)方式影響。在孩子還小時,家長使用的不正確或不恰當?shù)慕逃绞健5冗@些孩子長大以后,對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就會產(chǎn)生反感、抵觸。另外,父母間不和也是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
3、受學校教育影響。有些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有不公正的處理,這樣會導致逆返心理的產(chǎn)生。學生在班集體中的位置也會影響孩子的心理。有的孩子為了交朋友,或是想在班中取得地位,便試圖用各種手段,甚至不惜用與常態(tài)相反的行為來引起大家的注意。
家長們在教育14歲叛逆期的孩子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拒絕以暴制暴。當孩子出現(xiàn)叛逆行為時,家長切記一條,那就是不能以暴制暴,這樣做只會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以溝通為主,教育為輔,在跟孩子談心的過程中主動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想法,然后以交朋友的方式與孩子相處,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2、要有足夠的耐心。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叛逆的情況下容易激動,甚至會大吼大叫,這樣對待孩子也是錯誤的。家長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可以坐下來與孩子談一談到底希望父母怎樣做,必要的時候可以問一問孩子自己的缺點,然后自己也要及時改正。
3、多與孩子溝通。大部分叛逆的孩子是缺乏家庭溝通的,由于家長忙于工作,對孩子的生活不管不顧,就會導致孩子叛逆。建議家長多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進行心理溝通,有助于緩和親子關系。
4、平視孩子。教育孩子,心態(tài)很重要,有些家長缺乏耐心,動不動就大吼大叫,殊不知,這樣一開始就讓孩子產(chǎn)生了抵觸情緒,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父母要學著平視孩子,用對話,而不是訓話的態(tài)度與孩子溝通,才能讓孩子放松警惕,接受父母的行為。
5、走進孩子內心。解決問題,要從根源上找方法,一味打壓表面上風平浪靜,其實根本不能杜絕問題的再次發(fā)生。要想改正孩子的錯誤,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遇事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做到多溝通,才能實現(xiàn)愉快教育。
6、多鼓勵、少指責。孩子雖小,但也有自己的自尊心,打罵孩子不僅傷害孩子的心靈,還會與孩子越走越遠。對待孩子,應多鼓勵、少指責,選擇讓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平時要善于觀察孩子的閃光點,多表揚鼓勵孩子,使孩子更加自信,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