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如果此時的父母很嘮叨,孩子就會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久而久之,他們就會不想跟父母說話,拒絕跟父母溝通,對于孩子的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參考一下下面的方法,來引導(dǎo)孩子。
青春期孩子叛逆不和父母說話怎么辦
第一,聆聽孩子的感受。父母應(yīng)該耐心聆聽孩子的感受,給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這樣,孩子就會感覺自己的想法得到重視,并且更愿意和父母溝通。父母應(yīng)該盡量建立和孩子之間的信任,讓孩子感到自己可以向父母敞開心扉。
第二,父母要盡量理解孩子的心理反應(yīng)。拒絕溝通不是孩子故意挑釁或者不理解,而是他們在尋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的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的反應(yīng)。因此,父母要盡量包容和理解孩子的心理,而不是責(zé)備或者指責(zé)他們。
第三,父母要盡量主動溝通。即使孩子拒絕溝通,父母也要盡量主動與他們交流。可以通過一些日常的交流來實現(xiàn),例如每天問孩子“今天有什么新鮮事嗎?”、“你在學(xué)校學(xué)了什么?”或者“你最喜歡的東西是什么?”等等。這些問題都是開放性的,讓孩子有機會講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四,父母也要建立和孩子之間的信任。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可以向父母敞開心扉,而不會受到責(zé)備或者批評。這樣,孩子才會愿意和父母溝通。
第五,父母還要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在合適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并且給予適當?shù)闹С趾蛶椭_@樣,孩子就會感覺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并且有能力去解決問題。
孩子不愿和家長溝通的理由
理由1:不關(guān)心我內(nèi)心的想法。我真的不明白爸爸媽媽為什么不了解我真正在想什么,為什么他們要干涉我的思維,總是要我順著他們指好的路往下走?我不是軀殼,我有靈魂我也有我的思想,我有大腦我也會自己思考。
理由2:似乎只有大人的事兒才最重要。爸爸媽媽對我的事情總是不以為然,好像只有他們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我們這些“小孩子”的事都不值一提。所以,現(xiàn)在我有煩惱我根本就不和他們說,反正說了也沒用,他們也不會重視我,也不會安慰,有時候甚至還會笑話,說什么“這點兒小事有什么,沒關(guān)系”。
理由3:對我提各種要求,自己卻都做不到。為什么父母要求我們的事情自己卻做不到,我們來指出父母的錯誤那就是頂嘴,而他們用吼叫的口氣來教訓(xùn)我們就是循循善誘,在他們眼里,好孩子和壞孩子的區(qū)別只有一個現(xiàn)象可以證明,就是夠不夠聽父母的話。
與孩子溝通的竅門
1、避免毒舌傷人。無論斥責(zé)、羞辱、還是威脅,都只會破壞親子關(guān)系。根本不會阻擋孩子繼續(xù)做,你認為錯的事,有時候反而起到反作用。這時父母可以耐心引導(dǎo)讓孩子明白,行為是一種選擇,然后再向孩子強調(diào),他可以學(xué)會更好的做出選擇,進一步再和孩子溝通。
2、只向孩子描述后果。比如孩子去狂商場時非要帶上玩具,父母可以說:“如果你帶玩具去,商場人那么多,你的玩具可能會被弄壞或弄丟。如果是我,我就不會帶,但是帶不帶還是你自己決定。”這就是有效溝通,給孩子自我管理的空間。
3、以理服人。下個命令時,父母要認真解釋命令背后的原因和理由。能夠幫助父母確定哪些家庭規(guī)則是重要的,然后盡可能的減少規(guī)則,只保留必不可少的,讓孩子能有更大的自治空間,減少家庭的權(quán)利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