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標就會有前進的動力,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高中的時候,沒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孩子就會覺得學習是為了家長而學,時間久了孩子學習就會沒有動力了,成績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建立一個屬于他的目標。
高中生沒有理想目標怎么辦
1、對孩子的期望值不應要求太高,可以適當的實現。當孩子能夠實現目標時,家長不要因為太高的要求而去高估孩子!對于學習來說是一個非常有挑戰的過程,家長不要因為太高的要求,就對孩子有過高的要求,這樣只會讓孩子逐漸喪失學習的動力。
2、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幫助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目標。高中的孩子都已經大有了自己明確的目標,所以一定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目標,比如說每天早上7點準時起床,或者說每天要吃點水果,如果孩子在學習方面沒有目標,那么家長也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學習的目標,給孩子樹立一個學習的榜樣。
3、制定合適的目標。適當放手孩子成長的過程,需要家長的陪伴和幫助,而不是放任孩子的不良行為。家長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不要總是指責孩子,而是要鼓勵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我們永遠站在孩子身邊,支持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指責孩子,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努力。
4、學會與孩子交朋友高中生正處在青春期,對異性有好感是正常的。家長要多與孩子的關系處理好的關系,尤其是男孩兒,朋友關系和孩子的關系要融洽。家長要多與孩子交朋友,在孩子面前樹立正面的形象。
5、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家長不妨告訴他,你現在已經知道學習是一件很難的事,將來有好工作,你將要考上好大學,你能夠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你將來也能擁有一技之長,你對未來的人生有非常大的向往,孩子一定會有好的心情。
這時候父母才能引導孩子,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現在已經知道學習的重要性,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只有這樣,他才能考上好大學。
高中生沒有理想目標的原因
家庭教育偏頗的影響。受家庭教育影響,很多家庭從小就給孩子灌輸“聽話是好孩子”的標準,導致很多家長不會征求孩子的意見,孩子也沒有養成堅持己見的習慣,孩子的興趣和想法從小就不被重視。
孩子思考的權利、不同于他人的權利、發展個性的權利被扼制,這也就導致了跟多高中生獨立自己的意愿得不到滿足,當然就不會有明確的生涯目標了。
家長該如何幫孩子確立高考目標?可考慮從這些方面入手
1、優先排除不喜歡的專業。這個年紀的孩子大多數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想學什么,但他們知道不喜歡什么專業。此外,孩子成績不好的那幾門科目想必也是他不喜歡的,如果感興趣不會學不好。由此看來,和這門學科相關的專業便是不適合孩子的專業,家長可以先用排除法,一步步幫孩子排除不喜歡的專業。
2、設置不同級別高考目標。合理的高考目標要以孩子的成績作為參考,大致可分為“保”、“穩”、“沖”三個等級。“保”是指即使發揮失常,以孩子的成績也一定能上的學校;“穩”是指正常發揮可上的大學;“沖”的要求比較高,即為超常發揮或是通過努力能達到的水平。
一個合理高考目標的設置,也能讓考生更容易獲得成就感,找到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態。
3、高考目標需根據考試成績進行調整。高考復習尚在第一階段,家長大可不必心急將大學和專業確定下來。目標的確定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依據孩子每次模考的成績和排名進行調整。從另一方面來看,在設立目標的過程當中,也能激勵孩子不斷提高復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習熱情及潛能。
“你又不懂報志愿,跟你說有什么用?”聽到孩子這么說,家長也沒轍了。所以,家長在和孩子交流高考目標之前,自身應該先做好“功課”,才能讓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