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的孩子總是偷錢,家長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有時候孩子犯錯并不是因為他壞,而是父母的教育出現了問題,所以家長要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行為要明辨是非,從根源上去解決孩子的問題。
10歲孩子總是偷錢怎么辦
1、給孩子樹立偷錢的羞恥感。當孩子發生偷錢行為時,父母往往覺得不可思議,覺得孩子“道德敗壞”。但跟父母態度截然不同的是,有些孩子覺得拿家里的錢并不是偷。
對此,父母應該教育孩子:未告知他人而私自拿不屬于自己的東西都叫偷,即便是家里人的錢也是如此。因為錢是爸爸媽媽的,而不是孩子的。要讓孩子知道,這是不道德的行為,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
2、態度要平和,減少孩子撒謊的機會。想要了解孩子偷錢的原因,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打罵吼叫,平心靜氣地與孩子溝通,只有孩子感覺到你追究的不是偷錢這件事,而是想要知道他拿錢做了什么,你是想了解整件事,而不是偷錢的行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放下膽怯和心防,有機會給你說實話。
3、找到偷錢原因,對癥下藥。只有孩子告訴你真正的偷錢原因,父母才能對癥下藥,父母就需要針對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方法。比如,如果是因為孩子遇見了霸凌者而交保護費,父母就應該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同時幫助孩子解決此事,給孩子安全感,切忌不要責怪他懦弱慫包。
4、適當懲罰。既然孩子已經發生了偷錢行為,并且父母知道了原因,除了對癥下藥以外,還要讓孩子知道代價的重要性,即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和受懲罰。比如扣除一個月的零花錢、做家務還債等等,總之一定要通過適當懲罰讓孩子長點記性,為自己行為負責。
5、不建議父母把錢藏起來。說到孩子偷錢,很多父母就會說,把錢藏起來讓孩子無錢可偷,這個主意聽起來很直接有效,但其實效果未必好。父母可以藏一次、兩次,但保不齊有疏忽的時候,這時候就給了孩子可乘之機。
所以,不如把錢大大方方地放在明顯處,教育孩子用錢時需要告訴父母一聲,只要合理,就可以適當被允許。
10歲孩子總是偷錢的原因
1、好奇心強,抵制力差。小孩子本來就好奇貪玩,抵制力又差,看到喜歡的東西很多都會萌生想要的念頭,進而可能會做出偷錢買這些東西的行為。
2、攀比心理?,F在很多小孩子都有攀比心理,看到別的小朋友拿了一個新奇好玩的玩具,自己沒有,心里面就不平衡。覺得為什么他有,我就沒有呢?甚至想要擁有一個比那個小朋友更炫酷,更好的玩具,因而也可能會出現偷錢購買的行為。
如何避免孩子偷錢
1、適度給孩子零花錢。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就明顯了許多。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會有自己的喜好,或者是迷戀的事物。可能是吃的、穿的,也可能是玩兒的。在他們心里,是渴望得到這些心儀之物的。
如果家長不給孩子零花錢,他們可能就得不到心中想要的事物。當同齡人都有,而自己卻沒有時,孩子就失去了社交的“敲門磚”。因此,家長一定要適當地給孩子零花錢。只有這樣,孩子的生活才能更加豐富多彩。
2、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比起苛刻孩子的零花錢,給他們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更為重要。若是孩子沒有正確的金錢觀,他們無論是在消費,還是在存錢的時候,就沒有適度的概念。要么揮霍無度,要么摳門。
無論哪一種,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都是不利的。只有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孩子才能知道自己的錢該花在哪里、該怎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