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名言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說明了如果一個孩子愛撒謊、不守信用,那么這個孩子在長大之后就得不到其他人的信任,更加無法成長為一個勇敢、誠實的人。所以在孩子老是喜歡說謊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正確認識并及時引導。
小孩老是喜歡撒謊怎么辦
1、教孩子分清想象和事實。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告訴孩子什么是真的能發生的,什么是想象的,讓孩子逐漸把現實和想象區分開來,并鼓勵孩子實現自己的愿望。
2、父母以身作則,樹立不撒謊的榜樣。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要求孩子誠實的同時,自己也應以身作則,不在孩子面前說謊話,尤其是孩子不理解的善意的謊言。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在孩子面前從不撒謊,處理事情時說真話。
3、父母信守承諾,言出必行。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都會用到約定。比如孩子想吃,跟父母約定多冰淇淋,多久可以吃一次,又或者孩子想去哪里玩,父母答應孩子周末帶她去。這樣的口頭約定一旦承諾,父母則要信守承諾,言出必行。
當家長忠于自己的承諾時,孩子將會以此為參照,并進行效仿。我們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可信賴,值得信賴的榜樣,重視跟孩子的約定,遵守跟孩子的約定,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孩子成為一個真實可信的人。
4、正確運用懲戒手段。讓孩子認識到謊言總會識破,說謊只會受到更嚴厲的懲罰。而誠實是美德,同時誠實也會減輕對過失的懲罰程度。但父母要注意不能因為孩子的某一次謊言就給孩子定性,給孩子貼上小騙子、撒謊包的標簽。
孩子為什么撒謊
1、不敢承擔責任。大部分情況下孩子說謊,是自己犯了錯誤,但是害怕承擔責任,因此學會了騙人。例如孩子在學校弄壞了玻璃,被老師批評了,回到家后媽媽問怎么這個晚才回來,孩子說在朋友家寫作業。孩子擔心自己被老師批評,媽媽知道了把自己又批評一頓。為了推卸責任,和媽媽說謊。
2、善意的謊言。事物都有兩面性,并不是說只要是謊言,就需要去批判的。成年人尚且經常說謊,怎么能要求孩子一點謊言沒有。有的時候,善意的謊言,是可以接受的。
例如別人送了我們一件禮物,這個禮物可能我們并不喜歡。但是面對人家,我們會表現得較為歡喜,非常感謝人家。孩子有的謊言,可能是有的時候出于這個想法。
3、保護自己。面對危險的時候,孩子需要用謊言,維護自己的利益。尤其是面對一些不良分子,孩子學會用謊言哄騙對方,保證自己的安全。這樣謊言,出于對自己的保護,是家長應該支持,并且認同的。
三個方法,教你改正孩子愛撒謊的毛病
1、用故事來引導孩子。很多孩子在小時候對于家長教育的“大道理”都是一只耳朵進一只耳朵出,從來不放在心上,還有很多孩子由于年紀太小,根本理解不了家長的苦口良言。所以家長要學會把誠信教育和故事繪本結合起來,采用更有趣的方式讓孩子理解講誠信的原因。
2、家長要獎懲分明。當孩子誠實守信時,家長可以適當給孩子一些獎勵,比如說帶孩子去游樂園玩耍;當孩子說謊話時,家長可以適當給孩子一些懲罰,比如說讓孩子寫保證書,這樣就能讓孩子知道說謊會被懲罰,只有誠實才有獎勵。
3、家長要以身作則。很多時候,一個誠實守信的家長才能培養出不說謊話的孩子。如果家長都不好好遵守自己的諾言,比如說明明答應了孩子帶他去海邊玩耍,卻因為其他原因爽約,那孩子又怎么會認同家長的誠信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