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忽略對孩子責任心的培養,這就導致了一些孩子在犯錯的時候,會選擇撒謊來推卸責任,逃避懲罰,對于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一定要注意引導,防止孩子成為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
小孩推卸責任和撒謊怎么辦
1、鼓勵孩子做好承擔責任的心理準備。父母的鼓勵會讓孩子更加有勇氣去面對自身的錯誤所在,父母的鼓勵讓孩子更加能夠直面自己所犯下的錯,少了一些逃避的念頭,孩子推卸責任的做法自然會減少很多,父母的鼓勵讓孩子更加有承擔責任的自信。
2、為孩子做好示范。父母的言行示范讓孩子更加懂得擔當,為自己的錯誤負責顯然需要付出很多,這并不是一個輕松的過程,但是當孩子看到父母有擔當的示范后,孩子更加容易做出突破自己的努力。
3、注重引導。當孩子撒謊推卸責任時,父母不要急著批評孩子,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行為上,而不是孩子的性格。應該讓孩子知道,撒謊推卸責任是不對的,不是簡單地責備孩子。
4、父母要鼓勵孩子說真話。讓孩子知道說真話是件好事,也是一種必要的事情。當孩子說出真情況時,應該給予鼓勵,讓他們明白說實話是正確的,是能夠贏得他人尊重的行為。
5、注重責任感的培養。擁有責任感讓孩子對于責任的看法更加正面,孩子以責任感的實現為榮,有問題出現時,有責任感的孩子更加能夠對事情本身進行分析,進而找到原因所在。父母注重孩子責任感的培養,讓孩子的人格發展更加立體。
為什么孩子犯錯后總推卸責任
1、出于逃避懲罰的心理。孩子犯錯后想要逃避懲罰,于是推卸責任則成了孩子最本能的一種反應。把事情的責任推卸給他人或者是外界環境因素,這對于孩子來說并不難,畢竟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學會撒謊了。
2、對于承擔責任過于恐懼。當孩子對于承擔責任表現出過強的恐懼心理時,孩子便失去了承擔責任的能力。比如說父母管教的嚴格,孩子身上出現推卸責任的概率越大。承擔責任對于孩子而言是不能承受之重,那么孩子自然會趨利避害。
3、受到錯誤環境影響。當孩子發現大人們在犯錯后會推卸責任,比如說父母因為一件事情而彼此指責推脫責任,那么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在有問題發生后,最直接的想法是把責任推脫出去,大人推卸責任的姿態成了孩子的錯誤模仿對象。
孩子沒有責任心的表現有哪些
1、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人無完人,在面對困難、指責、批評、壓力以及所要承擔的后果和付出的代價,很多人都會出現逃避的心理,不愿意承擔屬于自己的那一份責任。有的孩子為了避免最后要承擔的后果與責任,所以在發生錯誤的時候不愿意承認自己的錯誤,要么顧左右而言他,要么避重就輕。
2、為了逃避懲罰而撒謊。為了逃避自己應當承擔的責任,以及即將面臨的懲罰,有的孩子會選擇用撒謊來掩蓋自己的錯誤。比如說,孩子在家里不小心把花瓶給打破了,碎片掉了一地。為了避免受到父母的責怪,孩子選擇撒謊,說這個瓶子不是自己打破的。如果父母沒有深究下去,孩子就能夠逃過一劫。
3、將錯誤的責任轉移到別人的頭上。孩子沒有責任心的表現之一,就是說把自己的錯誤轉移到別人的頭上,這和上一個為了逃避懲罰而撒謊的行為有異曲同工之妙。
唯一不同的點是,上一種行為沒有涉及到第三方,而這種將錯誤的責任轉移到第三方的行為更令人不齒。因為他把自己的鍋讓另一個毫無錯誤的第三方來承擔,影響了第三方的人格、社會地位等等,讓第三方背上了莫須有的罪名,自己卻裝作毫不知情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