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的孩子出現說謊行為時,有一些家長就會認為這沒有什么,孩子長大之后就會自己改正了,但是家長不知道的是,如果在孩子說謊的時候,忽視孩子的行為,不對孩子進行教育,就會讓孩子養成說謊的壞習慣,對孩子一生都會造成影響。
10歲小孩經常撒謊怎么辦
1、及時糾正。家長要善于發現孩子的說謊行為。俗話說:“學好三年,學壞三天。”因此,當發現孩子第一次說謊時,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要對他們加以引導和教育。
如果他們第一次撒謊得以僥幸過關,那么他們撒謊的膽子就會越來越大,糾正起來當然也就越來越難。孩子說謊,家長應將其當件大事來教育,處理,要給孩子分析說謊的危害,指出問題的嚴重性。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犯錯是難免的。孩子犯錯后,家長給予什么樣的引導,決定了孩子是坦然接受,及時改正;還是用撒謊來掩蓋錯誤,逃避責任。當孩子犯錯后,家長可以作為堅強的后盾,孩子一定會相信父母可以幫助自己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教會自己下次如何正確面對錯誤,孩子就一定可以做個誠實守信的人。
2、知錯就改。父母要仔細分析孩子為什么說謊,說謊的目的是什么,讓孩子認識到說謊的錯誤,這樣才能使孩子成為誠實的人。對于經常說謊的孩子,家長要認真分析其說謊的原因,摸清其說謊的規律,不要輕信孩子的話,發現是諾言,應及時揭穿,讓孩子知道說謊是騙不了家長的。
父母需要鼓勵孩子知錯就改,讓孩子知道說謊是一種不好的品質,是不誠實的表現,做人要誠實,有錯就改,改了仍舊是好孩子。
3、把握分寸。父母需要創造民主和諧的家庭氣氛,讓孩子敢干說實話。即使孩子做錯了事,只要他認錯了,就不應再痛罵毒打,要給孩子改正錯誤的機會。對孩子的要求不要過分苛刻,要適合孩子的具體情況和心理特點。孩子能做到的,就幫助其做到,孩子一時做不好,也不要施加壓力,應當鼓勵孩子繼續努力。
4、以身作則。家長自己要為孩子樹立誠實的榜樣,家長誠實,虛榮心較少,孩子也大多比較誠實,虛榮心不重。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誠實做事,不要在孩子面前說謊。孩子的模仿性最大。
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起著很重要的榜樣作用。父母在社會生活中缺乏誠信、言行不一、當著孩子的面對他人撒謊、輕易許諾卻不履行諾言、過度溺愛縱容等,都將影響青少年誠信品質的養成。
孩子說謊常見原因
1、想象力比較豐富。由于孩子正處在學習的年齡,因此非常喜歡玩游戲,比如在玩一些假設性游戲的時候,孩子想象力往往比較豐富,想象著自己被搶或者被偷,這時候父母會感到相當驚訝。其實這些都屬于正常現象,父母要及時分辨孩子到底是內心想象還是在做游戲。
2、想要得到父母的關注。在孩子不超過6歲的時候,基本上身邊都是父母在陪伴著,因此對孩子來說,知道哪些事會讓父母感到開心,同時也想經常得到父母的關注。有的時候如果父母關注度過低,孩子可能就會說謊,因為在孩子看來這樣做可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因此就會重復做這樣的事。
孩子說謊有什么壞處
1、隱瞞事實,自食其果。任何事情都有因有果。在說謊時,隱瞞事實的真相,最終的結果除了自己避免懲罰之外,最嚴重的在于扭曲了事實,并且誤導了身邊人。
2、擔驚受怕,影響日常生活。既然選擇了說謊,那么就需要時刻記著自己說過的謊言,不然如果不慎泄露,結果肯定難以承受。因此任何相關的風吹草動,都會使得孩子處于擔驚受怕當中,情緒自然焦慮。伴隨的直接后果便是影響日常社會功能,如果長期存在,會引起性格扭曲。
3、喪失信譽,社交無能。相信不論是誰,都不愿意和一個毫無信用度的人相處甚至交往,甚至都不愿意進行溝通,因為總覺得十句話里面有九句假的,還有一句半真半假。最終的演變,便是集體排斥,缺乏社交。加上流言蜚語,社交無能不是說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