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意去寄宿學校一定是有原因的,家長需要了解孩子的原因是可以改變的還是不可變的,如果孩子不想去住宿學校僅僅是因為不習慣,對家長的依賴性強,家長就需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讓孩子能夠適應住校生活。
孩子不想去寄宿學校鬧情緒怎么辦
首先,要了解孩子為什么不愿意住校。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最好不要打罵或者說教的方式讓孩子妥協:打罵會讓孩子產生更加強烈的抗拒;說教會讓孩子產生厭煩的情緒。
在孩子不愿意住校的時候,父母要去了解孩子為什么不愿意住校。如果父母平時有關注孩子的話,很容易猜測到孩子為什么不愿意住校。知道原因之后,再去跟孩子溝通,會比較順利。
其次,勾起孩子對獨自生活的向往。每個孩子都十分向往自由的生活,特別是那些在家被父母呵護在手心的孩子,他們會十分期待自己一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父母就可以用“獨自生活”、“自由”等語言,來“勾引”孩子對住校生活的期待。
再次,消除孩子對未知生活的恐懼。雖然孩子向往自由,但是對“住校”這種未知的事情,還是會充滿了不確定。所以父母要消除孩子在心里猜測出來的恐懼,父母可以拿自己做例子跟孩子詳細講述當初的情況是什么樣的,自己是怎么解決的。這樣不僅能消除孩子的害怕,還能拉近親子之間的關系。
最后,多鼓勵孩子去挑戰未知。到最后,父母可以多鼓勵孩子,跟孩子說相信他能夠適應住校生活,能夠獨自解決住校生活可能會遇到的困難。當然,也可以告訴孩子,如果真的解決不了,可以告訴父母,父母永遠是他的后盾。
孩子不想去寄宿學校鬧情緒的原因
1、孩子獨立能力差。有些孩子在家里被父母慣壞了,從來沒有獨立生活過,缺乏獨立性。孩子被送到寄宿學校后,會覺得父母不想管,不想愛。孩子有了這樣的心理后,送到學校后開始叛逆,性格變化很大,脾氣變得很暴躁,討厭學校的各種約束,和父母的關系變得更差。
2、學校生活不能令人滿意。許多孩子也期待著學校生活,他們希望他們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有更多的朋友。然而,當這些期望在學校沒有實現時,孩子就會開始失望。同時我開始懷疑是不是學校生活的問題,更會擔心是不是自己的問題,開始害怕再次接觸外面的環境,不喜歡住校的社交生活。
3、太戀家了。很多孩子從小到大都高度依賴父母,許多父母非常溺愛他們的孩子。基本上只要求他們好好學習,其他的事情都是給孩子安排的,這是一種不好的做法。
住校是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一種方式,當這些特別依賴家庭的孩子被送進來的時候,他們不想住在校園里,因為他們太難受了,甚至不知道該做什么,非常想念父母。
當孩子說不愿意住校時,家長要堅持這一個原則
不要責怪,多理解孩子。孩子不想住校,那一定是遇到了挫折,所以才不想或者不敢住校。
這個時候,最能關注、最能給到孩子支持的就是家長,因此,我們要掌握方法,給到孩子足夠的理解和支持,幫助孩子度過難關。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關心他的感受,并告訴他這是正常的事情;然后給予孩子肯定,相信他也有能力處理好這一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