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離家出走的想法可采取的教育方法:1、和孩子進行充分的情感交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2、不要采取暴力的手段,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3、尊重孩子,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4、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不要壓抑孩子的情緒。
孩子有離家出走的想法怎么教育
1、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
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并對孩子一視同仁,經濟條件有限,也要保證孩子們同等待遇。和孩子進行充分的情感交流,情理結合的交談,不能隨意打罵,強迫孩子接受家長的觀點。孩子是獨立的個人,有基本人權。關禁閉,罰跑罰跪罰站,不準吃飯,打罵、精神恐嚇都是不可取的。
2、不要采取暴力的手段
家長自己要知道,對孩子施加暴力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包括身體損害和心靈傷害。你為孩子付出再多,花再多的錢,買再多的玩具,也無法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回到從前。即使孩子原諒了父母的沖動粗暴,也會留下精神疤痕。如果父母有錯,那要坦率的請求孩子諒解。
不要讓離家出走成為習慣,更不要對摔門而去的孩子大喊:“走了就別回來!”,出走只是躲避,而不是解決。父母當然不想讓孩子離家出走,那么就不要用極端的方式刺激孩子,更不要動不動自己以離家的方式處理家庭沖突,給孩子做壞榜樣。
3、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
不少父母一看到孩子有負面情緒,自己就先著急了。“你怎么脾氣這么差,怎么別人能受得了,你就受不了”等等諸如此類的評價,都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情緒甚至是自己,都是不被接受的。
其實,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我們應該先去接受,理解孩子處于這樣一個特殊時期,產生這些情緒很正常,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孩子就會從我們這里接受到一個信號,那就是“產生情緒很正常,我們可以面對并且處理它”。
4、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
孩子摔東西、發脾氣其實都是表達情緒的一種途徑,我們不能因為看到孩子哭泣、大喊大叫,就覺得孩子懦弱或是不懂事兒,只能說孩子也許表達情緒的方式需要調整,但是絕對不能因此就壓抑孩子的情緒。所以,我們不僅不能壓抑孩子的情緒,我們還要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