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多教給他是非觀念是預防的最好途徑。亡羊補牢也行,多加照顧,在小事上多分是非,慢慢熏陶改變,這個卻是急不得。喜歡離家出走的孩子怎么教育,父母和孩子多多溝通,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要教育而不是傷害他們的自尊心。這樣才不會發生孩子離家出走的現象。
喜歡離家出走的孩子怎么教育
1、多交流
家長多抽出時間,心平氣和的與孩子溝通交流。在一些涉及家庭事項的時候,征求孩子的意見,并嘗試讓孩子來做決策。這樣的孩子就會感覺到他在家里是一個得到尊重并是一個很重要的不可缺的角色。
2、讓孩子參與家務
讓孩子多參與家庭勞動和了解常規事情(家里基本開銷和大大小小的事情),也給孩子講講工作上的事情(會講故事的能力很重要,最好使用讓孩子能理解的語言)讓孩子知道生活不易,也能增進孩子對父母苦心的理解。
3、走進孩子的內心
孩子的教育不一定要靠打罵等嚴厲的教育手段,只有走進孩子的內心、通過“交友”式的溝通、真正贏得孩子的信任,此時的你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比如可以參與陪伴孩子的對某種活動的偏愛習慣(打球等),在陪伴中增加感情和信任,讓孩子從內心接受你,在平時的點滴中輔以正確的理念,循序漸進,相信你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
1、孩子處于叛逆期
孩子處于青春期逆反階段,你指東,他往西。這個階段也是學習分化的階段,遇到困難,就容易放棄學習。如果家長老師一味地批評指責,不給予疏導,這樣的話,孩子就更加逆反,直至情況越來越糟糕。
2、賭氣出走
孩子選擇離家出走可能是因為和與家長的觀點產生分歧,或者自己提出的要求家長不能滿足,因而賭氣離家出走,孩子希望通過離家出走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態度,堅持自己的意見。
3、宣泄不良情緒
孩子在與父母發生矛盾和沖突后,又無法用言語很好的溝通交流時,往往就會產生離家出走的想法,并做出這個舉動。這是孩子不懂得如何去正確、合理宣泄不良情緒的表現。所以,他便用離家出走的方式來告訴父母自己內心的憤怒、委屈和不滿。
喜歡離家出走的孩子怎么教育,以溝通為主,以自己為表率,控制自己的情緒,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也總會去模仿家長的一言一行,讓孩子學會靜下心來好好溝通,這是受用一輩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