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定要站在一個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態度不要很強硬,不要把孩子的所有奢求都給一票否決了。要讓孩子知道,其實他的一些需求或者一些想法是可以和自己的父母說的,如果只是成天的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去否定孩子,那么只能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想法不能和父母說,反正他們都不同意都不聽。父母和孩子最好的相處方式是朋友,做孩子的朋友,走進孩子的心靈,慢慢的就能促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那么所有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2、言語變化,對和孩子說話其實就像是演講,可以飽含深情,可以抑揚頓挫,但絕不要平淡無力,讓孩子覺得和你聊天枯燥乏味,天性好動的小孩子喜歡波瀾變化的對話,所以家長朋友們無論是講故事書、還是日常生活,都可以通過語調的變化來吸引孩子的注意,讓孩子更好地傾聽。
3、言語豐富,交流溝通不是單方面的,所以家長們在溝通時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愛好,說話的內容要足夠提起孩子的興趣,這才將是一次有用的交流,盡量不要絮絮叨叨,但你說的孩子能夠全神貫注認真聆聽即可,孩子的眼神就是你們交流的最大成果!
4、語氣溫柔,孩子和父母之間有天生的親切感,但如何讓這種親切感更深一層是很多家長們頭疼的問題,成功的家教源于父母與孩子間相處的種種,而語氣竟影響孩子的一生!很多孩子都非常喜歡和爺爺奶奶們相處,因為老人身上都有一股溫柔感吸引孩子,他們或是出于疼愛不肯責罵,或是因為寶貝溫柔細語,這都是孩子喜歡的相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