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意說心里話可采取的引導方法:1、家長要先表達自己,引導孩子逐漸敞開心扉;2、尊重信任孩子,重視與孩子的情感溝通;3、積極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引導孩子勇于說出真話,降低孩子說出真話的成本。
孩子不愿意說心里話怎么引導
1、家長要先表達自己
俗話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通過觀察父母,就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父母說話的方式、做事的方式。所以,父母自身的行為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如果父母自己能大聲表達、主動表達,就是對孩子最好的引導。
2、尊重信任孩子
父母要用自己的情感來打動孩子,重視和孩子心靈和情感上的溝通,讓孩子多與父母接觸,加強與孩子的情感交流。讓孩子明白父母對自己的愛,培養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信任,這樣的情感溝通,才能消除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誤會,加強親子之間的親密關系。只有尊重孩子的父母才會得到孩子的信任,而只有父母得到了孩子的心愿,孩子才愿意跟你敞開心扉的說話。
3、營造寬松和諧的家庭氛圍,降低孩子說真話的成本
相信不少孩子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做錯事情的時候,說真話會挨打,說假話反而能“幸免于難”。為了逃避懲罰,孩子們每次做錯事情,要么選擇編造謊言,要么選擇閉口不言。針對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反復跟孩子說,“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做錯事情了,一定要勇敢承認。說真話,爸爸媽媽不會生氣,也不會懲罰你。
孩子不愿意表達的原因
1、心理壓力大
孩子不敢表達的狀態,實際上來自于他感覺到的、外在環境或成人給他的無形壓力。這種壓力可能是孩子害怕自己說得不好、說得不對、得不到父母的肯定。有時候,管教太嚴、太強勢的父母帶出來的孩子,會恐懼表達,一方面怕被父母罵,另一方面,他們的想法很少真正被父母聆聽過。
2、性格原因
有的孩子天生喜歡安靜,不愛輕易表達自己的意見,更喜歡聽著別人的意見悄悄調整自己努力的方向。這些孩子屬于內向型。對于這樣的孩子,父母往往會有一個錯誤的認知,覺得外向型的孩子更好,總會提醒自己的孩子,”你這個樣子將來怎么和人打交道?“。
3、缺乏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是很多孩子不敢開口說話的原因。背后如果沒有足夠的支持,許多孩子就會因為害怕,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特別是那些處于不和諧的家庭關系中的孩子,父母爭吵比較多或者有暴力傾向,動輒就會打罵孩子。孩子為了自我保護,就會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