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磨蹭是很多孩子都有的問題,如果孩子磨蹭成習慣,什么事情都需要家長不停催不停吼才能做完,那就不光只是多花力氣催的問題。因為孩子進入校園以后,磨蹭的問題會變得越來越尖銳,會讓孩子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習慣非常糟糕。那么,孩子做事慢磨蹭家長應該怎么辦?
孩子做事慢磨蹭家長應該怎么辦
1、給孩子機會了解自己
吃飯,換衣服,穿鞋,洗臉刷牙,收拾玩具……所有這些日常的自理,家長都應鼓勵孩子去自己做,但是當孩子做這些還不熟練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速度,留出足夠時間讓孩子慢慢來。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專心地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慢慢感受到自己能力的增長。這樣獨自體驗過很多次之后,孩子就會發現自己的進步,同時會產生把事情做好的自信。
2、讓孩子學著掌控任務的時間感
當孩子對這些做某樣日常任務感到比較熟練比較趁手的時候,家長就可以適時地給孩子一些時間上的挑戰。讓孩子感受一下時間帶給孩子的壓力,如果孩子可以比平時更快的完成,生活中家長經常做這類趕時間的練習挑戰,孩子就會越來越熟悉如何讓自己在做事的同時更專注更快速,也會對時間更加的敏感。
3、讓孩子承受磨蹭的結果
相信在孩子真實生活里,經常會有趕時間的場景,趕著上幼兒園,趕火車飛機,趕著參加一個活動等等。家長不用把生活全部安排的井井有條,適當讓孩子趕不上時間而失望或者丟臉的經歷,反而對孩子成長十分有好處。孩子從小就要為自己的時間管理有所負責才對。他肩負的責任的越多,就越不會磨蹭。
4、對孩子用鼓勵代替嘮叨
很多家長越是催促孩子盡快,孩子就越不著急。對此,家長不妨用鼓勵代替嘮叨,比如,發現孩子今天表現好,馬上就用夸張的語言去表揚和鼓勵:“今天你好厲害啊!把牙刷得又快又干凈!”家長及時的表揚和鼓勵,會讓孩子心理上產生,做事情快是一種特別快樂的事情,從而做什么事都會加快速度,不再磨蹭。
5、父母給孩子做好榜樣
孩子模仿大人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咱們大人做事情都是磨蹭的,那孩子也勤快不哪去,所以,家長要起表率作用,改變磨蹭的生活習慣。
孩子做事慢磨蹭家長應該怎么辦,家長首先要減少孩子被其他事物的干擾,給孩子營造專心的環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做事速度。家長應鼓勵孩子自己做事情,當孩子不熟練,尊重孩子的做事速度,及時肯定和鼓勵孩子。當孩子做的不好的時候,要讓孩子自己承擔磨蹭的后果,培養孩子的責任心。任何教育的成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和培養不會立竿見影,但只要報以耐心、理解、包容和尊重,相信孩子會慢慢“行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