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視教育,很多家長對教育要求不斷提升。然而當把孩子送進高中有些孩子就很不適應,出現想要請假回家的情況。孩子這個時期還處在叛逆期很容易產生情緒,如果孩子的厭學情緒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孩子很容易走向極端,給家長和孩子造成遺憾。那么,孩子上高一不想上學了怎么辦?
孩子上高一不想上學了怎么辦
1、幫助孩子適應高中生活能力
家長要先學會把握界限,把孩子的事情交還給孩子,放手后相信孩子能夠做好自己的事情,家長的擔心傳遞給孩子是不信任。同時多肯定孩子,特別是從不會到會的努力過程,這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同時積累經驗,不斷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提高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從依賴家人的生活方式轉變為獨立的生活方式,首先要學會起居、飲食、穿戴、洗曬等必備的自理能力。這樣在入學初期不會因為自理能力太差,產生自卑和自我否定。同時家長要教導孩子要學會遇到問題去思考怎么解決、怎樣求助,然后去嘗試去解決問題,才能不斷積累經驗。如果孩子只知道回家,其實是在逃避,問題是沒有解決。
3、提高孩子人際交往能力
孩子進入新的學校、新的集體,為了快速地熟悉新的班級學習和生活環境,與同學之間的人際交往能力非常重要。 性格內向不善于溝通的學生,家長要教導孩子與同學交往中要注意傾聽他人的講話,以適當的表達自己的見解,態度誠懇地對待同學,學會站在他人角度看問題。幫助孩子盡快的融入新的集體,形成融洽的人際關系。
4、教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進入高中之后的適應階段,學生的情緒變化也會很大,孩子也許因為學校環境的改變有焦慮,也許因為軍訓很累感到煩躁,也許因為自己做的很好而開心,也可能達不到要求而沮喪。家長首先要安慰孩子讓孩子先接納自己的情緒,養成隨時地覺察自己情緒,在對情緒狀態自我覺知的基礎上,學會一些有效地擺脫焦慮、沮喪、憤怒或煩惱等消極情緒的方法。
5、不要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
很多家長一心想要孩子為自己能夠爭口氣,于是就從小對孩子要求就特別的嚴格,但這樣其實是會導致孩子心理壓力越來越大的。孩子上學期間本身就有一些壓力,父母要是在給孩子加強些其他壓力,就會讓孩子覺得特別累。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于一些事情就會有自己的意見以及看法,家長這時要是在參與進去為孩子做決定的話,就會阻礙孩子自主的心理發展。
孩子上高一不想上學了怎么辦,當孩子在進入高中的時候學習壓力是非常大的,既要努力把學習學好,也要考慮填報自己心儀的學校,所以孩子在這一階段有很大壓力可能會產生厭學情緒。作為家長要做的就是為孩子減壓,并不斷安慰孩子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