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沒耐心可采取的引導方法:1、家長要學會放手,不要管的太緊;2、培養孩子的興趣和責任感,讓孩子產生強大的自控能力;3、言傳不如身教,家長要注意自身行為;4、家長要意識的延緩,逐漸培養孩子的耐心。
孩子做事沒耐心怎么辦
1、家長要學會放手
作為父母,我們最大的責任就是幫助孩子,當孩子做好了,我們就要肯定孩子。這樣一來,孩子就收獲了一個好行為,并且在父母的循循善誘下形成好習慣。越是對于坐不住、沒耐心的孩子,父母越要放手松管,凡事不能操之過急。因為他們需要更多自由的空間與時間,父母先幫助他釋放了內心的急躁與精力,才能慢慢收心。不可放任不管,也不可管得太緊,當察覺孩子想要反抗時,就要先松松手,再收一收。
2、培養孩子的興趣與責任感
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開始,培養孩子的耐心,然后將這份興趣轉移到學習上。如孩子喜歡游戲,家長可以和孩子在學習上展開競技,通過比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又或者讓孩子扮演某個角色,如充當學習的站崗士兵,告訴孩子:“你是今天的學習小衛士,這份榮譽不是每個人都能獲得的,只有認真學習的人才能得到。”當孩子意識到自身責任,就會產生強大的自控力,一點點按要求做好。
3、言傳不如身教
孩子是善于學習的,家長對于孩子影響重大,孩子身上往往帶有家長的影子。?父母的做事原則以及處理問題應秉承有始有終的態度。培養孩子的耐心,家長也需要注意,在開始一項新的活動之前,要讓孩子對正在進行的活動有個了解,不能讓孩子養成半途而廢的習慣。
4、有意識的延緩
現在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寶貝,孩子要求什么,家長能辦到的,都會盡量去滿足,但是無限制滿足孩子需要并不是什么好事。在這種“立即滿足”下孩子性格會變得急躁、缺乏耐心,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無法理解別人的付出。日后做事情容易只憑興趣,有始無終。
其實,父母需要學會延遲滿足:當孩子提出要求的時候,先不要馬上滿足孩子的需求,而以漸進的方式或有條件地讓孩子學習等待與接受。延遲滿足不僅僅是對孩子的一種教育,也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有著良好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