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面對不聽話的孩子總是喜歡大講道理,嘴皮子都磨破了,孩子卻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家長也很無奈。孩子不聽話,家長不僅要看清楚孩子不聽話的原因,也要首先接納,理解孩子的不聽話,和孩子架起溝通的橋梁。那么,不聽話的孩子怎么教育?
不聽話的孩子怎么教育
1、接納孩子的情緒
溝通是建立在孩子的情緒被接納的基礎。當孩子有情緒不聽話的時候,這時候講道理是完全沒用的,你說的都對也沒用。我們需要先解決孩子的情緒,接納孩子的情緒,只有當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情緒是被父母接受,被允許的,他的情緒才會慢慢下來,而當情緒下來了,才有機會講道理。比如孩子在生氣,就告訴他,家長現在可能也有點生氣,生氣也可以,你可以深呼吸,或者跺跺腳,等你的生氣變小了我們再說等等。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我們要看到孩子的情緒,而不是上來就擺態度。
2、保持包容和耐心
家長一定要對孩子有更多的包容和耐心。不聽話的孩子反而更需要包容,更需要父母的呵護。孩子過于聰明,反而更容易變得不聽話,同時也是自我意識成熟的表現。只有多耐心、多陪伴自己的孩子,才能夠讓孩子快樂成長起來。千萬不能呵斥和隨意打罵孩子,因為孩子不聽話,有可能導致叛逆的行為,不能夠因為孩子跟自己對著干,就將孩子隨意打罵,將孩子推到對立面,讓人際關系越來越緊張,矛盾越來越多。
3、合理的要求孩子
家長認為孩子不聽話怎么樣怎么樣,其實這種觀點都是自家長的角度產生的。而在孩子看來,家長讓孩子聽話,更多的是想控制孩子的行為。雖然有些事情確實需要家長親自干預,但家長向孩子提要求的時候也要多問問自己,看看自己的要求對孩子是否是合理的。孩子不聽話,說明他是有自主意識的,這種情況如果孩子感受到了家長的控制欲,那么他們就會變得非常的叛逆。所以家長還是要少要求,多商量的對待孩子。
4、轉移孩子的注意
孩子到一定年齡,都要經歷叛逆的心理時期。家長首先要對孩子的心理產生正確認識。遇到這樣的孩子,要耐心說服,說服半天也不管用,就不妨將事情擱下來,做點別的,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這樣過一會兒,再去引導說服孩子,也許效果就好多了。家長可以放平心態,不要和孩子互相吵,而是帶孩子出去散散心,吃點好吃的等等,等孩子情緒平穩了才能更好的溝通。
5、讓孩子認識后果
如果孩子實在是不聽話,可以把事情的結果告訴孩子,如果確實說了沒聽,那就可以讓孩子體驗一下承擔結果。比如確實早上起來刷牙洗臉吃飯磨蹭,那就讓孩子體驗一下遲到,被學校老師懲罰的結果。下次他自己就知道,早上磨蹭會引發到學校被罰,還可能被同學看笑話,下次自己就會自覺了。
不聽話的孩子怎么教育,家長要明白的是,我們和孩子之間的認知與理解是有所區別的。想要好好的教育孩子,首先要充分的認識孩子的心理,找到合適的的溝通方法,讓孩子感覺到安全和舒服,這樣他才更容易接受來自家長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