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的孩子已經進入了青春期,此時的孩子很容易急躁,也經常會出現和父母對著干的行為,此時家長要多一些耐心和包容,才能有效改善孩子叛逆、不聽話的問題。
12歲孩子不聽話怎么教育
1、學會換位思考。孩子叛逆時,家長不要與孩子針鋒相對,可以放低姿態,讓孩子冷靜下來。同時,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讓他們主動認清事情的對錯。只要家長積極引導,一定可以幫助孩子安全度過叛逆期。
2、讓孩子行使更多的權利。叛逆期的孩子渴望自由,渴望獨立,這時候的他有強烈的主見,所以家長可以酌情的進行權利下放,讓孩子行使更多的權利。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下放的權力必須在自己的可控制范圍內。
3、學會包容。父母的包容可以緩解孩子更多的壞情緒,叛逆期的孩子不會控制情緒,所以孩子需要父母的包容和教導。當孩子出現不聽話或者叛逆的行為時,父母要理解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的特點,包容孩子的失控,并且通過溝通,引導孩子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正確的處理方式。
4、接納孩子,維護好孩子的自尊。春期的孩子在不少領域已經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或者主見,所以家長不能再把他們當作不懂事的小孩子,讓他們完全服從自己的指令及安排,不允許反駁自己,必須聽話等。
如果心底不接納及尊重孩子,只會導致溝通失敗。只有放下架子,坦誠而開放地與孩子進行溝通,才能真正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5、樹立榜樣。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的行為也是父母日常生活的影子。當孩子叛逆,甚至亂發脾氣時,父母應該反思是不是自己的管教方式出了問題。或者是不是平時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孩子做出了不好的榜樣。父母要以身作則,學會在孩子面前正確處理情緒和問題,引導孩子學會理性思考和處理問題。
12歲的孩子主要有哪些特點
生理上:這個時候的他們處于青春期,體內的各種激素出現波動。因此攀比、焦慮、斗爭等等負面情緒不斷出現。
心理上:步入初中的他們變得更加成熟,思想上也比較獨立,但因為無力改變如今受束縛的情況,因此會做些危險刺激的事情來表達自己。
12歲的孩子不聽話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1.外顯行為上的激烈抵抗。主要表現為態度強硬,舉止粗暴且往往具有突發性,自己難以控制,事后會后悔平靜下來,但再遇矛盾,又會以強烈沖突的方式應對。
2.將反抗隱于內心,以冷漠相對。他們不頂撞,對不滿的,乃至需要反抗的言行似乎置若罔聞,但內心壓力很大,充滿痛苦,并會將其內化為不良的情景,難以轉移。